-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翻译与诗学的联姻
——杨宪益典籍英译研究
摘要
“诗学”一词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指的是以批评戏剧为主
而生成的文艺理论,因为在当时“诗经常被用于指称普遍意义上的艺术。把poetics狭
义地理解为“关于诗的研究”,这无疑大大缩小了诗学的范畴,遮掩了诗学的光芒。本文
所要研究的诗学跳出了狭义诗学的范畴,是传承亚里士多德poetics的广义诗学,指文学
创作的理论。或参照雅克布森对诗学的初步定义,即“诗学关注的是什么使得言语信息
成了艺术品。
纵观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翻译理论与诗学有着许多联姻融合之处。雅
各布森指出语言具有六大功能,其中强调语言的诗学功能最具有创新意义。乔治·斯坦
纳试图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建立一种“关于翻译的系统诗学。亨利·梅肖尼克指出诗学
是“关于作品价值与意蕴的理论”,翻译的功能就在于“诗学的、文化的生成转化。勒
菲弗尔指出一切改写都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在文学内部发生作用的诗学,不仅包
括社会的主流诗学,也包括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的个人诗学。
中国的翻译理论中也闪烁着诗学的光芒,许多的翻译家在其翻译理论及实践中或隐
或显地传达着诗学的思想。严复提出的“雅”标志着其诗学意识的觉悟。林语堂关于“美
的标准就是他诗学观念的体现。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美化之
艺术等都带有诗学表达的色彩。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是以“信为目标,即忠于原作
的“内容或“思想”;在这种社会诗学的要求下,译者就必须尽可能多的在层次上、在
内容上忠实于原文,这种诗学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学贯中西,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
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成功地将许多中国典籍译成英文。在中国的社会诗学的制约和影响
下,杨宪益不断提升自身的诗学修养和诗学追求,并有意识地将其应用到典籍英译的实
践中。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介绍研究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中西翻译发展史上翻译与诗学的融通之处,以及当前杨宪益典
籍英译的研究成果。第三章是本文的理沦框架,在辩证分析“诗学”的基础上探讨翻译
与诗学的联姻之路。第四章从诗学的视角解读杨宪益的典籍英译,对其在翻译过程中语
言、文学以及文化的翻译策略做个案分析;重点阐述中国独特的社会诗学和杨宪益的个
人诗学对其典籍英译的影响。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
从诗学的视角来解读杨宪益的典籍英译是一个创新性的实验,期待着为中国的典籍
翻译研究找到新的路径。
关键词:翻译;诗学;杨宪益;中国典籍英译
lV
ofTranslationand
Integration Poetics
-A
Case of Translation
Study ofChineseClassics
YangXianyi’s
Abstract
“Poetics’’is back
totheancientGreek
perhaps philosopher is
aboutdramacriticism.It
literarytheory issaidthatintheeraofAristotle
mainly is
poetics
often
usedinthe senseo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