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褐皮芽变中两个ER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pdfVIP

‘砀山酥梨’褐皮芽变中两个ER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砀山酥梨’褐皮芽变中两个ERF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pdf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23(4) :379 ~ 385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 ’ 砀 山酥梨 褐皮芽变中两个ERF基 因的克隆与表达 分析 王孟东, 杨金宇, 黄海娜, 朱立武, 衡伟* (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合肥 230036) 摘要: 为了解梨(Pyrus bretschneideri) 中 ERF 基 因的功能 ,采用 3′ RACE 和 PCR 技术从 ‘砀 山酥梨 ’中克隆了两个 ERF 基 因, 并对其表达进行 了分析 。克隆的两个 ERF 基 因都具有典型的 AP2/ERF 结构域 ,属于 ERF 基 因家族 ,分别命名为 PbERF2 和 PbERF4 PbERF4 ,GenBank 登录号分别为 KJ623716 和 KJ623718。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bERF2 与枇杷 ERF 1, 与黄瓜 ERF 1 的亲缘关系较近。表达分析表 明, 和 在叶片中几乎不表达 ,果皮 中的表达量高于果 肉;‘锈酥 ’果皮 3 个发育 PbERF2 PbERF4 时期 的 PbERF2 和 PbERF4 表达量均显著高于 ‘砀山酥梨 ’,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这为深入研究梨 ERF 基 因家族 的 作用机理提供 了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梨 ; 基 因;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 PCR ERF doi: 10.11926/j .issn.1005–3395.2015.04.003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wo ERF Genes in Pericarp of ‘ ’ Russet Mutant of Dangshansuli Pear * WANG Meng-dong, YANG Jin-yu, HUANG Hai-na, ZHU Li-wu, HENG Wei (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The aim was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ERF) in Pyrus bretschneideri. Two ERF genes were cloned from pericarp of ‘Dangshansuli’ and its russet mutant ‘Xiusu’ by using 3′ RACE and PCR monthods. Both of genes had typical conserved domain of AP2/ERF, named as PbERF2 and PbERF4, with GenBank accession No. of KJ623716 and KJ623718, respectively. The phylogenetic tree showed that PbERF2 had closed correlation with ERF1 in loquat (Eriobotrya japonica) and PbERF4 was closed to ERF1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Semi-quantitative RT-PCR indicated that expressions of PbERF2 and PbERF4 in pericar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arcocarps, and both hardly expressed in leaves. Real-time RT-PC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