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与社会伦理的角力——《蛙》中的伦理困境与救赎.pdfVIP

生命伦理与社会伦理的角力——《蛙》中的伦理困境与救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伦理与社会伦理的角力——《蛙》中的伦理困境与救赎.pdf

2015牟第8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8 SCIENCES GeneralNo.240 总第240期 SHANDONGSOCIAL 生命伦理与社会伦理的角力 ——《蛙》中的伦理困境与救赎 宁 明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 莫言小说《蛙》把“生育”这一人类的重大问题作为主题,触及影响中国半个多 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姑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辅以“我”和其他乡邻、朋友的生活变迁,写 出了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百姓的多面人生。从生命伦理的诉求和社会伦理桎梏的视角 分析人物,能够在他们的行为和命运转折中折射出“刽子手”、“帮凶”和“牺牲品”处于不同身 份时的伦理困境。而他们伦理身份间的冲突与磨合,以及作出的伦理选择才是对这一影响中 国乃至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的民间评说。 [关键词]生命伦理;社会伦理;伦理困境;伦理选择 对动物而言,生育后代是种本能,也是种群得以延续的保障。可是对于有了智慧的人来说,关于是否 生、可否生、允许生,还是扼制生的问题则造成了重重困境并且成为一种伦理的选择。《蛙》正是以生育为主 题,以身为妇产科医生的姑姑50多年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触及影响中国半个多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敏 感话题,描写了几十年间中国农村充满苦痛的生育史。小说以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四封书 信和他创作的一部同名话剧为脉络,写出了主要人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罪与罚、造恶与悔罪,是对中国计 划生育国策的一次深刻反思。然而,小说并非从外部对其进行单向的抨击或辩护,而是从人物自身出发,在 人物的人生命运和际遇中自内而外烛照这段历史,因为处于社会规范中的人们对事物善恶的认识、对自己所 作所为的正向或负向评判正是源于人类自身的伦理诉求和伦理选择。 一、生命伦理与生存诉求 生育繁衍是人类得以存续、世界得以发展的根本,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古朴道 理。生命之所以被珍视,正是源于诞育生命的弥足珍贵,“生育权”是人出于生命伦理的第一诉求。 小说中,剧作家蝌蚪的母亲对姑姑有关“计划生育”的理论进行了最朴素的反驳:“自古到今,生孩子都 是天经地义的事。大汉朝时,皇帝下诏,民间女子,满十三岁必须结婚,如果不结婚,就拿女子的父兄是问。 如果女人不生孩子,国家到哪里去征兵?天天宣传美国要来打我们,天天吆喝着解放台湾,女人都不让生孩 子了,兵丁从哪里来?没了兵丁,谁去抵抗美国侵略?谁去解放台湾?”④这段话中既有老百姓对生育权的基 本诉求,也有历史的佐证,还有时代背景下国家的宣传和号召,人情人理,将人类的生育权置于不容置疑的地 位。蝌蚪的妻子王仁美为保住所怀的第二胎孩子不惜与丈夫决裂,那份疯狂源于对孕育中的小生命的珍惜 和渴望。他的第二任妻子小狮子因无法生育而至走火入魔的地步,她偷了丈夫的“小蝌蚪”,又不惜重金找 陈眉“代孕”,这~切都只是为了能够拥有一个在生命伦理上属于自己的孩子,获得“妈妈”这一生命伦理身 份。这种做法在道德上自然是要受到谴责的,可是,在情感上却是令人悲悯的。尤其是在步人中年之后,她 收稿日期:2015—0】一09 作者简介:宁明(1973一),女,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比较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3ZDl22)和山东 省社会科学规划外语研究专项“课堂与研讨相结合的英语综合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3CWJJ26)的阶段性成果。 ①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106 万方数据 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探索 山东社会科学2015·8 对其他孩子的那种爱恋成痴的样子,求子心切在娘娘庙中虔诚叩头的表现,读来令人动容。因自己的软

文档评论(0)

o25ju79u8h769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