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水诗的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牧山水诗的艺术

杜牧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提要:杜牧(803-853),字牧之,是晚唐时期卓有成就的诗人。他的一些作品表现了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咏史诗讽刺帝王的荒淫奢侈,议论政治的得失,写得都很有特色。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山水诗更是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由于作者独特的个性心理,使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缥缈朦胧、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本论文是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内在的思想渊源,从对景物的远距离观察、对自然景物的特定取舍倾向、凝重的历史感这三个个性心理角度,来分析杜牧山水诗朦胧缥缈的、浑然一体的风格。 关键词:艺术风格 缥缈朦胧 浑然一体 一、身世经历、内在的思想渊源 风格是诗人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在诗作中的直接体现,也是创作过程中诸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美的风貌。风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既有客观因素,或称之为外部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或称之为内部因素。但在风格的形成中,主观因素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这主观因素就是决定诗歌创作风格的创作个性,那么诗人的创作个性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刘勰对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提出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很有价值的见解。他认为作家的创作个性包含着才、气、学、习四方面的因素。‘才’是指创作才能,‘气’是作家气质,这二者是属于先天方面的因素。‘学’是指学习和修养,‘习’是指作家生活的社会环境,时代对作家的影响。才、气、学、习四者统一,形成了作家的创作个性。”①任何一个诗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中,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的盛衰、时代精神、时代心理、时代风尚等,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到作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创作个性,从而使诗人的创作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大体了解杜牧的身世经历和内在的思想感情。 杜牧生于803年,大唐帝国已到了夕阳西下的穷图末路。诗人正处在一个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的多事之秋。青年时代的诗人就忧国忧民,心怀安邦济世的远大理想。他曾注解过《孙子》,著有不少军事论著,以天下为己任,以国家为念,决心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他21岁时写《阿房宫赋》,广为人知。他赴东都洛阳应进士考试时,主考官是侍郎崔郾。考前太学博士吴陵带着《阿房宫赋》找到崔,向他推荐杜牧。崔读过之后,大加赞赏。吴说:“杜牧是个难得的人才,此次考试,能否取他为第一名?”“第一名已经有人了。”崔郾答道。那么可否取为第五名?若不行,请把《阿房宫赋》还给我!”崔郾说:“许多人都说,杜牧行为放荡,不拘细节,但他确实有才,就依你的吩咐,把他取为第五名!”果然,放榜时,在同时录取的33人中,他排第五名。他心花怒放,写了一首诗《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去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杜牧少年得志的高兴之情。但是他没能因此改变自身的悲剧,更没能改变历史的悲剧。他没有得到重用,他平生坎坷,政治上屡遭排挤,壮志难酬。于是,心中的不平之志只好“空文自现”②了,衰婉神伤,凄迷怆然,唱出了一曲时代没落和人生“芳时不再,美人迟暮”③的挽歌。与杜牧同时代并与之齐名的李商隐、曾在赠杜牧的诗《杜司勋》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从晚唐的特定时代背景看,随着封建社会由鼎盛向衰弱的变化,文学艺术也开始发生一个历史性转折或变化,人们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主题已完全不同于盛唐。社会的变乱频仍、动荡不安,身世的飘泊浮沉,使杜牧已不能像盛唐诗人那样朝气蓬勃,充满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他所感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变化,人生的短暂易失,流露出无奈、感伤的情绪。如其诗《登乐游原》写道:“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作者触景生情,在这浩渺无垠的宇宙中,那千古兴亡之事就如那渺小的、转瞬即逝的小鸟一样。昔日汉代的繁华已无处寻觅,遥望汉家陵阙,只见一片荒凉,秋风四起了。他的无奈、感伤的情绪与其独特的个性心理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独特的个性心理 上面谈到过形成风格的因素有两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是主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作家的个性心理入手,来分析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在追求“以写景之心理言情”的中国传统诗词中,“景”和“情”是两个基本要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只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情就失去了生命。情通过特定的景来表现,情景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定的意境。王夫之曾经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④王国维也曾经谈到“文学中有二质焉,曰情,曰景。”⑤他们两人的谈话是对二者关系的最佳概括。 作为引发、刺激情思心绪的客观自然景物是一种客观存在,作者所要言的情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意识,意境则是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心与物,情与景的交融。虽然,自然山水是客观的,但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