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练习及答案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  ),感叹这里的美景。 (2)罗布泊干涸(  )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 (3)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bì(  )护所和栖(  )息地。 (4)塔里木河流域土地……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  )着夹(  )缝中的绿色长城。 答案:(1)tiào (2)hé (3)庇 qī (4)噬 ji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 (2)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 (3)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4)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答案:(1)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2)形容冷落,凄凉。(3)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4)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3.下列各项有语病的一项是(  )。 A.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B.日本停止滨冈核电站4号机组运转,目的是防止地震和海啸再次引发重大核安全事故 C.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 D.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母糖基础剂和食品用香料等2 314个品种 解析:D项,搭配不当,可去掉“的使用标准”。 答案:D 4.《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    ,这种体裁兼有    和    两个特点。题目的意思是:            。? 答案:报告文学 新闻性 文学性 仙境般美丽的罗布泊已经不存在了 5.低碳时代的到来依赖公民的参与。假如你到街头宣传的时候却受到很多人的冷遇,他们说的更多的是:“你低你的碳,管我什么事!”这时你该怎么回答? 答案示例:环保问题是全人类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参与才能解决,再说低碳生活不只是解决我们眼前的问题,还要解决我们子孙后代的问题,您还是考虑考虑吧。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 ①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二十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②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a)进入罗布泊,(b)要有两辆汽车,(c)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③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④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⑤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⑥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6.选文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解析:把握表达作用,就是看表现了描写对象什么特点,效果怎样。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说明了胡杨林因干枯而无奈地死去,也揭示了人们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是胡杨林枯死的原因。 7.请为第②段括号内的a、b、c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A.假如  B.设若  C.就  D.那么 E.必须 F.若想 G.一定 H.至少 参考答案:a(F) b(H) c(E) 作用:一方面告诉人们进入罗布泊所必备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罗布泊的恐怖。 8.结尾句“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为什么用“又”?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根据“又”的意思,结合环境状况把握作者的深意,结合文章中心理解作者感情。 参考答案:“又”表示再一次,说明人制造悲剧的类似情况不止这一个,比如环境污染等。作者这样写,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9.选文中第④段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析: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当然我们还是应当对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答案:我认为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防风固沙的经验,只要我们行动起来,从种一棵草,植一棵树开始,从珍惜每一滴水开始,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科学的治理,从沙漠手中夺回罗布泊就有可能。 【类文赏析】 (2011·湖北武汉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0~13题。 萧萧池塘暮 陈志宏 ①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 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