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14、《大雁归来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理解本文主旨。
②学习本文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朗读课文,归纳要点,整体把握文章,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理解能力。
②通过美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揣摩语句,体味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②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学习重点
1.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的情怀。
2.掌握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习难点
1.理解文中表意含蓄的典型难句。
2.感受本文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进入“大雁初印象”(2分钟)
1、诗作引雁:同学们,有一种鸟,常常是文人墨客吟诗赋词入题的最爱,这种鸟很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情思,令人睹鸟伤情、托鸟寄怀,从而留下许多浪漫、感人、富有诗意的作品,这种鸟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大雁。现在就让我们在这优美而略带忧伤情感的歌声中,一起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大雁的优美诗句。学生汇报,教师展示。(2分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思乡情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2、引入课题:由此可见,中国人眼中的大雁是这样的富有诗情画意,是这样的充满浪漫色彩。那你想不想知道,外国人心中的大雁是怎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一同走进大雁的世界。请大家打开课本111页,第十四课,大雁归来(出示课题和作者)(教师板书)
二、走进大雁的生活。(11分钟)
请同学们自由出声朗读全文,思考:大雁什么时候归来,它的归来预示着什么?作者写了大雁的哪些生活习性?(教师提示,同桌讨论后举手汇报。)
1、大雁什么时候归来?它的归来预示着什么?(出示,学生汇报后教师板书:大雁春归)
三月份 春归(板书:大雁春归)
2、作者写了大雁的哪些生活习性?请按下面的提示回答:
⑴飞行的路线是 。
⑵ 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⑶ 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⑷爱寻食 。
⑸孤雁的飞行和鸣叫很 又 。
⑹常 列队飞。
⑺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 。
⑴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
⑵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
⑶十一月份的大雁一声不吭。
⑷爱寻食玉米粒。
⑸孤雁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又忧郁。
⑹常六只列队飞。
⑺四月的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
三、寻找“失去的东西”(10分钟)
大雁的归来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春的信息,也让我们了解了大雁的生活习性。(板书)那么,我们在大雁身上还可以找到哪些东西呢?
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曾写道:“我们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远离过多的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和所做的事情。在这个先是被我们越来越傲慢和越来越完美的社会榨取殆尽,然后又被遗弃的沙乡农场里,我们试图用铲子和斧子去重建我们在其他地方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正是在这儿,我们探索着,而且也发现着上帝赐予我们的本质。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第一群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群迁徙的雁群喧嚷着发出邀请。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换句话说,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而那些孤雁正好大致符合我们先前所提出来的那种想,它们是丧失了亲人的幸存者。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它们的飞行和鸣叫很频繁,而且声调忧郁,于是人们就得出结论: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这种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每年3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做赌注。自更新世以来,每年3月,从中国海到西伯利亚,从幼发拉底河到伏尔加河,从尼罗河到摩尔曼斯克,从林肯郡到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似乎先有一场辩论,返回后还会论述食物的价值。
晚上大雁群居沼泽,作者说那是他们的集会,他喜欢听那种集会的种种声响。
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