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八则课件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5 xing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反省) 齐:看齐) 第五则译文 见到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没有道德没有才能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讨论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修养 “谥号”的作用 谥号,大约出现于西周初年,人们根据死去帝王生前的行为事迹,封给他们一个称号,就是谥号。像周文王、周武王中的“文”“武”就是谥号。除了帝王外,后妃、文武高官或者有特殊功业的人都可以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如岳飞死后谥为武穆王。 谥号以生平事迹为依据,所以有褒贬怜不同含义。建功立业,多行善德的帝王,常用武、昭、恭、敬、庄、烈等美称;不行仁政,残暴无义的帝王,常用暴、炀、昏等贬称;如果刚当皇帝就死了,或是抱负未及施展就死了,一般给予怀、哀、悼、闵等怜称。 知识拓展 中国孔子/ * * 文学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论语》—儒家的经典,道德的规范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记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 《论语》中指孔子。 曰(yuē ) : 说 “子曰”是什么意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按时 通“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但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yùn yuè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这一点) 做 了 2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则译文 3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 知 也.” 教导教诲 通“汝”、你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是 代词,这 真知, 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huì rǔ 第三则译文 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 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 疲倦 wǎng d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