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中考古诗歌鉴赏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03中考古诗歌鉴赏复习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幽窗小记》 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2011年中考古诗词鉴赏得分情况 12题分两小题,共6分,全市平均分2.61分。 (得分不理想) 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试内容 1.读懂诗词,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读懂诗词,分析、评价诗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的基础在“读懂” 如何才能“读懂”诗词呢? 听听我们的学生怎么说? 第1、2小组 第3、4小组 展开心灵之旅,用心感受诗人的写作背景 诗歌鉴赏三部曲 感情 背景 内容、技巧 在什么情 况下写? (联想和想象) 写什么?怎样写? 表达什么? 直击中考 以2009年中考题为例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 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 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背景分析:(感受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 文天祥是南宋大臣、文学家,著名的民族英雄。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元军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要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 内容:(写什么?) 技巧: (怎样写?) 首联:科举入仕历尽艰辛,抗元战斗四年; 颔联:国家危亡如风中柳絮,一生坎坷如雨里浮萍,; (技巧:比喻 ) 颈联:惶恐滩惨败我惶恐忧惧, 零丁洋我孤零一人无所依托;(技巧:对偶、双关) 尾联:谁能长生不死,我要留爱国丹心永垂史册。 (技巧:直抒胸臆) 感情:(表达什么?) 诗人前三联极力抒写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经历的坎坷,把悲愤抑郁之情渲染到极致,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昂扬,由抑郁转为高亢,以磅礴的气势抒发人难免一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的志向。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 (诗言志,言为心声) 参考答案: 同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诗言志,言为心声) 06年以前考过元曲考过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2007年至2011年共5年全是名家名篇 诗占3首,词占2首(与我们的课本诗词比例相符) 宋代考得多,其它年代考得少(值得关注) 那12年?诗歌鉴赏建议从写作背景入手 2007年 宋词 《武陵春》李清照 2008年 宋诗 《游山西村》陆游 ☆ 2009年 宋诗 《过零丁洋》文天祥 ☆ 2010年 宋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011年 唐诗 《竹里馆》王维 ☆ 2011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中考题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背景分析:(感受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 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内容:(写什么? )技巧:(怎样写?)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浑然一体,日月似乎是从海中升起,;横贯长空的银河(星汉),似乎都在这大海的吞吐包容之中了。 曹操通过写景来达自己的思想与胸襟。 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想象夸张 感情:(表达什么?)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亲,表现大海的宽阔博大。作者以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激起了诗人要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诗言志,言为心声)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