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痰饮病.ppt
[概 述] 一、定义 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痰,古通“淡”,是指水一类的可以“淡荡流动”的物质。饮也是指水液,作为致病因素,则是指病理性质的液体。为此,古代所称的“淡饮”、“流饮”,实均指痰饮而言。 二、历史沿革 一 、病名 《内经》无“痰”之证,而有“饮”“饮积”之说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并立专篇加以论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痰饮包括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是诸饮的总称。 (二)病机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论述了正常的水液代谢。 三、范围 四饮的临床表现多端,与西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肾炎水肿等均有较密切联系。本节讨论以《金匮要略》痰饮病内容为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外感寒湿,积而成饮 2.饮食不当,伤及脾阳 3.劳欲所伤,脾肾阳虚 二、病机 三焦司全身的气化,为内脏的外府,运行水谷津液的通道,气化则水行。若三焦失通失宣,阳虚水液不运,必致水饮停积为患。 生理情况下,水液的输布排泄,主要依靠三焦的气化作用和肺、脾、肾的功能活动。肺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聚为痰 饮。 三、病因病机小结 三焦气化失宣是形成痰饮的主要病机 本病的病理性质,则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因虚致实,水饮停积为患 痰饮之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脾、肾三脏及三焦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痰饮 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2.悬饮 胸胁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3.溢饮 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4.支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二、病症鉴别 1.悬饮与胸痹 2.溢饮与风水证 3、支饮、伏饮与肺胀、喘证、哮病 三、相关检查 1、胸部x线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积液,胸水常规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细胞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有助于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 2、胃镜检查胃黏膜有炎症、充血、糜烂,或有腺体萎缩,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诊断。 3、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或颈静脉压增高,有助于左心衰或右心衰的诊断。 4、尿常规检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发现有多量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 痰饮停积的部位。 2. 辨虚实寒热 3. 辨标本的主次掌握阳虚阴盛,本虚标实的特点。本虚为阳气不足,标实指水饮留聚。无论病之新久要根据症状辨别二者主次。 4.辨病邪的兼夹 痰饮虽为阴邪,寒证居多,但亦有郁久化热者;初起若有寒热见症,为夹表邪;饮积不化,气机升降受阻,常兼气滞。 二、治疗原则 痰饮的治疗以温化为原则。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通过温阳化气,可杜绝水饮之生成。同时还当根据表里虚实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水饮壅盛者,应祛饮以治标;阳微气衰者,宜温阳以治本;在表者,当温散发汗;在里者,应温化利水;正虚者补之;邪实者攻之;如属邪实正虚,则当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 三、 分证论治 一 痰饮 1.脾阳虚弱 主证:胸胁支满,心下痞闷,胃中有振水音,脘腹喜 温畏冷,泛吐清水痰涎,饮人易吐,口渴不欲 饮水, 兼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少,大便或溏,形体 逐渐消瘦, 舌脉:舌苔白滑,脉弦细而滑。 证机概要:脾阳虚弱,饮停于胃,清阳不升。 治法:温脾化饮。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 常用药: 2.饮留胃肠证 主证:心下坚满或痛,自利,利后反快,虽利 心下续坚满, 兼证:或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腹满,便秘, 口舌干燥, 舌脉:舌苔腻,色白或黄,脉沉弦或伏。 证机概要:水饮壅结,留于胃肠,郁久化热。 治法:攻下逐饮。 代表方:小半夏加茯苓汤或己椒苈黄丸加减。 二 悬饮 1.邪犯胸肺证 主证:寒热往来,身热起伏,汗少,或发热不恶 寒,有汗而热不解,咳嗽,痰少,气急, 胸胁刺痛,呼吸、转侧疼痛加重, 兼证:心下痞硬,干呕,口苦,咽干, 舌脉: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邪犯胸肺,枢机不利,肺失宣降。 治法:和解宣利。 代表方:柴枳半夏汤加减。 2.饮停胸胁证 主证:胸胁疼痛,咳唾引痛,痛势较前减轻, 而呼吸困难加重,咳逆气喘,息促不能 平卧, 兼证: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 满,甚则可见病侧胸廓隆起, 舌脉: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 证机概要:饮停胸胁,脉络受阻,肺气郁滞。 治法:泻肺祛饮。 代表方: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加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为伴.ppt
- 与小白兔交朋友.ppt
-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吴均.ppt
- 与朱元思书答案.ppt
- 丑小鸭说课课件.ppt
- 专业八级人文知识.ppt
- 专业是产品的生命.ppt
- 专业视频制作剪辑(沙画视频墨舞视频互动视频舞视频光耀未来视频等).ppt
- 专利制度是在天才之火上浇以.ppt
- 专利基本知识及专利检索r.ppt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