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是民间美术的根——民间剪纸花草纹样的文化价值.pdfVIP

花草是民间美术的根——民间剪纸花草纹样的文化价值.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花草是民间美术的根 ——民问剪纸花草纹样的文化价值 陈山桥 民间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运用大致有三方面,一是用于美化喜庆节日的剪纸,例 如窗花、墙花、喜花、灯花等;二是用于巫术信仰的剪纸,例如避邪、祛疫、招魂、疗 病的剪纸等;三是花样,例如刺绣底样、剪纸花样、服饰样等。在我们的普查、整理 和研究中,由于认识不清,以专业美术的角度关注较多的是人物、动物和有故事情节 的剪纸,而对妇女珍藏在箱柜里的传统花样却忽略了。我认为花样应是民间剪纸的主 体,是民间美术的根。有了它,民间剪纸才会花繁叶茂;失去了它,民间美术将会因 此而枯萎。 一、花样是民问易纸的丰体 1979年我负责主持和参与了安塞县民问剪纸大普查,徒步全县14个乡镇的村村户 户。每到一村,妇女们听说普查剪纸,情绪十分高涨,纷纷将自己的剪纸拿出来让我 们看,但大多剪纸都是花样。她们把这些花样称为“古时花样”或“花草”。当时对这 些“花花草草”的剪纸认识不清,没有给予关注,只是在其中选取了所谓有“艺术价 值”的飞禽鱼虫、老虎狮子及人物等。高桥乡南塌湾村有位72岁的李家婆婆曾是这个 乡镇的剪花巧手,妇女们都认识她。我们赶到她家,李婆婆从箱底拿出一件包裹,打 开一看,全是多年收藏和自己剪的花样。花样用两层麻纸裱起,浅土黄色,剪艺极精。 问她会不会剪人物或动物,她说,当娃娃时过年也剪个老虎狮子,格铗(剪)个窗花,贴 在窗子上只是图个吉利、好看,那没甚用,也不保存。以前婆姨女子们都要做“花活” (绣花),花活离不开花样,所以人人会剪。听本村妇女说李婆婆祖籍陕北横山县,随父 逃荒至此,剪得一手好花样,出嫁女儿的人家都要请她剪花样,全村的婆姨女子也都 向她讨教剪花样的技艺,她是高桥乡出了名的巧人。 根据普查发现,当年在40岁以上的妇女几乎人人会剪“古时花样”,每个妇女都 有各自的花样收藏,每个村都有高手,每个乡镇都有几位人们公认的巧花匠。这几位 “花匠”又影响了当地的花样风格。剪花样种类多,变样多,剪得活泛(生动、巧妙)的 妇女,村人非常敬重,认为她们是能人、巧人,是有文化的“秀才”。农村人给儿子看 媳妇(相亲)有个习俗,就是“不问人瞎好(俊丑),先看手儿巧不巧”。这巧主要是看剪花 和绣花的本事。还有“一看窗子二看帘,再看媳妇蛮不蛮”。看窗子是看窗花,看门帘 是看绣的花,仍是看剪花和绣花的本事。农村人认为剪花好的姑娘大多聪明、智商高, 会操持家务。母亲聪明,生育的孩子大多聪明。如谁家女子不会剪花,会被村人耻笑, 自然找不到好的婆家。陕北民歌《迎亲歌》中唱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剪 的;生小子,要好的,穿兰衫,戴顶子。”所以妇女们把剪花样看得非常重要。 在陕北剪花巧手中,她们的剪纸经历几乎有个共同点,即从学花草开始,完成学 花草——冒剪花样——学剪动物和人物——成为剪纸巧手这一过程。例如安塞县剪纸 巧手曹佃祥老人说她8岁时,两个姑姑就教她剪花草;12岁时,母亲请本镇的老花匠 给她传授剪花草技艺;16岁时她便成为村上的剪花巧手。常振芳说,她13岁时就学会 一手好花活,出嫁时嫁妆中的花活全是自己剪自己绣。白风莲12岁便能冒剪一些常用 的“古时花样”,被村人称为“小花匠”。稍大些,她常挤在巧媳妇、巧婆婆中间,学 习各种花样的剪法。花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说道(寓意),她都能像小学生背课文那 样,说得出用法,讲得出寓意。 为了抢救传统剪纸,1980年安塞县文化馆把普查出来的剪纸高手邀请到县城进行 剪纸创作。白天她们按文化馆的要求剪一些传统的动物和人物,到了晚上便相互学习 和交流起剪花草的各种技艺。我给你剪个牡丹,你给我剪个莲花,像宝贝一样地收藏 起来。但对于窗花及动物剪纸,她们很少谈及。高金爱动物剪得特别好,但她少年丧 母,一直在舅舅家生活,整日放羊揽牛,没有学过花草,在创作班上非常自卑,认为 自己的作品不入流,晚上常坐在曹佃祥、常振芳身边讨教剪花草的技艺。 花样主要为刺绣而用。妇女们绣花必先剪出花样,然后用糨糊贴在合适的布料上 用彩色丝线进行绣制。完成后的绣品不但外形齐整,而且稍有厚度,增强了艺术效果。 剪纸中的窗花、墙花、神龛花,一年才用一次,而刺绣花样却伴随着妇女们的年年月 ‘ 月,以至终生。 妇女剪花绣花是古老习俗的延续。我国五千多年的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