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如何演变.ppt
汉字的演变 一、字体(笔势)的演变 (一)商代文字(甲骨文) 1、定义: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古老而有比较成熟的文字。 2、名称及命名依据: ①甲骨文、契文、殷契、骨刻文字。 ②占卜文字、卜辞、贞卜文字。 ③殷墟甲骨文、殷墟卜辞、殷墟书契。 毛公鼎器形及銘文 二、字形(笔意)的变化 1、简化与繁化 简化 A、图形线条画、符号化 李斯小篆--秦峄山刻石 (现在西安碑林) 李斯小篆--秦泰山刻石 (上书“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 小篆与大篆一脉相承,继承了汉字的构形理据,保存了汉字寓义于形的特点,而不象六国文字那样为了简化而任意破坏汉字的结构。小篆能够取代六国文字通行于全国,正是由于它符合汉字的发展规律,而不仅仅是政治上推行的结果。 小篆的特点有下面四个方面: 甲、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被加强。小篆已形成一个较为严密的构形系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的归纳就体现了这种系统性。参与构形的大部分象形字已符号化,系统化,而不像甲骨文阶段强调物象特征,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形声字表义部件的类化过程也已基本完成,代表同类事物的形声字多采用了同一表义部件。 乙、比较全面地保存了汉字的构形理据。尽管小篆对古文字阶段的汉字形体作了系统的整理,但这种整理继承了汉字的传统、原则和方法,大部分字形具有可解释性。 丙、形声字大量增加。除了新造形声字外,原来的不少象形、会意字通过添加形符或声符也变成了形声字。甲骨文中,形声字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在《说文解字》中,已增加到百分之八十。 丁、结构固定。偏旁部首的写法和位置已基本定型,不得随意改变或增减笔划。线条多圆转弯曲,凡转折之处一律呈弧形,不论横竖曲直,粗细均等。字形规整匀称,大小一致。 小篆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字规范化运动,它结束了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混乱局面,不仅为为汉字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隶书 1、定义: 隶书是战国以后汉字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 2、产生: 民间说: 卫恒《四体书势》:“隶书者篆之捷也。” 徒隶说: 班固《汉书·艺文志》:“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声易,施之于徒隶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秦“大发隶卒兴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简易。” 程邈说: 卫恒《四体书势》:“下杜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有幽于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 3、分类: A、秦隶(古隶):战国晚期到西汉初期。 B、汉隶(今隶):汉代。 今隶又称“八分书”,唐张怀瓘(guàn)《书断》“渐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王愔(yīn)《文字志》:“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4、隶变: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字体演变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 ,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5、隶变的表现 A、解散篆体,改曲为直。 B、省并(包括笔画合并和部件合并) . C、直接省去篆文字形的一部分. D、偏旁分化。隶书偏旁的写法往往随位置而异,随字而异。如“火”字: 火: 炙→炙 小: 尉→尉 灬: 然→然 光→光 E、偏旁混同。如 “肉”(肢(肢)、膏等字所从)、“舟”(朕、服服等字所从)、“丹”(青字所从)都混同于“月”, “秦秦(禾名, 从廾,从午,从臼)、奉奉( 从廾、从手、丰声)奏奏( 从廾、从屮、仐声)泰泰( 从廾、从水、大声)春春( 从艸、从日、屯声)”等字的上半省并混同为“春字头”。 “胎、郎、服、胄”四字,在小篆中写作 部首共有四个,分别是“肉、月、舟、冃”,合并后只取了一个“月”字,“胎、服、胄”三字的意符实际上名不副实了。 又如“春、奉、舂、泰、奏”五字,小篆写作 : 其上半部分构件完全不同,隸書将它们合并成了一个,使各自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原来的形体意义变得模糊不清。 再如: 秦隶-云梦秦简 汉隶-居延汉简 汉隶-史晨碑 汉隶《熹平石经》 汉隶《曹全碑》 汉隶《张迁碑》 (七) 楷书 1、定义: 楷书是汉隶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一种字体,萌芽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南北朝,完全成熟于隋唐,一直沿用至今。楷书原叫真书、正书。“楷”是“楷模”、“法式”的意思,即规范整齐可为楷模。 2、为什么说楷书是汉字字体的楷模: A、从楷书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中职)教案 第24课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二).pdf VIP
-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青2013G02图集-标准图集.docx VIP
- 第3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理论考试试题与解答.pdf VIP
- DB45_T1900-2018_芒果成龄果树管理技术规程_广西壮族自治区 conv.docx VIP
- 软件测试-全套PPT课件.pptx
- 类风湿关节炎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范文.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化学核心素养引领单元主题学习之初探.docx VIP
- 钻床安全操作规程[共1页].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