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_并序》每课一练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docVIP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_并序》每课一练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_并序》每课一练课时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

课时作业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中的“谢”意为“辞别”。 答案:D 2.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①其日牛马嘶 ②贵贱情何薄 ③我有亲父兄 ④否泰如天地 ⑤昼夜勤作息 ⑥女行无偏斜 ⑦死生,昼夜事也 ⑧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⑨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③⑤⑦⑧⑨     B.①③④⑤⑧⑨ C.②④⑥⑦⑧⑩ D.②③④⑤⑦⑩ 解析:③偏在“兄”,⑤偏在“作”,⑦偏在“死”,⑧偏在“异”,⑨偏在“成”。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生人作死别 B.二情同依依 C.叶叶相交通 D.可怜体无比 解析:A项,“生人”,指活着的人;C项,“交通”,交错相通;D项,“可怜”,可爱。 答案:B 4.下列加点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解析:相互,其余是偏指一方。 答案:D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真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六合”意义不同。 解析:“最长的抒情诗”错,应该是最长的叙事诗。 答案:A 6.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③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④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⑤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解析:可以采用排除法。①没有写出反抗;④写的是焦仲卿殉情前的心乱如麻;⑤写的是时间。 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7.开头一段游离于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删去。开头一段,兼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在结构上,有统摄全篇、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又与结尾的鸳鸯双飞遥相呼应,体现了构思的匠心。 8.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主旨是什么?属于故事情节的哪一部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赋的手法。以刘兰芝自请遣归的陈词开篇,揭示出她同焦母之间的矛盾。属于整个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9.概括画线句子的主要内容。作者如此铺排,意在表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述十三到十六岁待字闺中的生活经历。一方面表明兰芝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和文化修养,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另一方面证明“女行无偏斜”,焦母的责难毫无道理。 10.结合第二段中的个性化语言,简要归纳刘兰芝的性格特点。(不少于3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