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
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社会转型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社会由再分配
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转变,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深化。20世纪90年代
中期以来出现了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大量下岗失业的社会现象。他们为国有企业
改革的顺利进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下岗失业职工的群体中,女工的比例占半
数以上,她们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
本文试图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转型期的劳动力市
场问题,具体研究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过程。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社会关系
网络在转型期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及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揭示劳动力市场对
下岗失业女工的社会排斥。为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
以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析社会网络在下岗失业女工职业获
得中的作用,拓展网络分析研究的新视野。
全文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共分成九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描述本
文研究对象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研究综述。主要包括国外学者关于职业地位获得理论及有
关求职与职业流动的实证研究、国内学者有关职业流动与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
国内有关职工下岗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研究及简短的文献评述。
第三章是本文的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
设、主要概念的界定、本研究的理论视角、调查方案与调查过程、资料收集的方
法与本文的分析方法。
第四章是与本研究有关的理论。主要介绍西方社会网络理论和“关系”理论
的本土化研究,在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两者的相同点与区别,为以后的专题调查研
究和分析做一些必要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第五章是专题调查。主要分析下岗失业女工的基本状况、再就业途径的选择
及影响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途径选择的因素、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
第六章是专题调查。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过程及社会关系
网络资源的运用,分析不同社会网络资源的运用与再就业效果之间的关系,阐述
社会转型期劳动力市场社会网络的嵌入性。
第七章是专题调查。以个案的形式分析下岗失业女工的创业过程,分析下岗
失业女工创业过程中不同社会网络关系的运作及功效,阐述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
关系网络维持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业过程的影响。
第八章是专题调查。从劳动力市场和制度缺失的视角,分析下岗失业女工再
就业及创业过程中所遭受的社会排斥以及就业地位边缘化的状况。
第九章是本文的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问题研究的结论以及在本文研
究基础上所引发的思考。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把社会网络分析与社会性别分析结合起来,从社会
性别视角分析劳动力市场的社会网络嵌入性问题:二是尝试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来
分析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的过程,以验证西方社会网络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三
是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概念与结论,如内敛型网络与开放型网络、社会交往能力
影响网络的维持与再生产从而影响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基本命题。四是突破了以往
研究中下岗失业女工完全被动角色的“刻板印象”,提出了下岗失业女]二内部存
在阶层分化的趋势,下岗失业女工并不是铁板一块,她们中不乏积极主动创jlp
改变自己命运的创业者。
关键词:社会转型社会网络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
Abstract
with80 of20 vitalsocial
Companngyears century,averyimportant。and
hadbeenoccurredinChina 90 and
change dudngyears.Chinesesociety
transitionhadenteredintoanew
economy stage.
ofChina from
In thecase economysyst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