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icohk薄膜沟槽的c2f6o2ar双频等离子体刻蚀研究
SiCOH低k薄膜沟槽的C2F6/02/Ar双频等离了体刻蚀研究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中器件密度不断提高、特征线宽不断减小,器
件密度和连线密度的增加使得器件内部金属连线的电阻和绝缘介质层的电容增大,导
致RC的增大,进而使得信号传输延时增加、干扰噪声增强和功率耗散增大。为了解
决这些问题,用低介电常数(低七)和超低介电常数(施)材料替代传统的层间绝
缘介质,降低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成为可能的途径。作为最有希望替代Si02的材
料,多孔SiCOH低介电常数(低尼)薄膜材料得到人们高度关注。
在SiCOH低k薄膜材料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图形刻蚀是关键的工艺之
一。与传统的Si02介质刻蚀相比较,由于SiCOH薄膜中存在孔隙,所以薄膜刻蚀率
会随着薄膜密度的降低而增加,从而导致沟槽刻蚀的粗糙度增加、分枝结构的形成、
刻蚀深度的改变,结果使沟槽的刻蚀变得难以精确控制。由于SiCOH低k薄膜材料
中除了Si、O外,还包含了C、H,为了有效地控制沟槽刻蚀的粗糙度,需要在刻蚀
Si的同时,使C保持同比例的刻蚀,因此,在碳氟等离子体添加02成为刻蚀低粗糙
度沟槽的可能途径。但是,由于O等离子体对光刻胶具有清洗作用,从而严重影响
刻蚀的选择性,因此,如何利用02/碳氟等离子体在SiCOH低k薄膜中刻蚀低粗糙度
沟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论文以实现SiCOH薄膜的槽形可控刻蚀为目标,采用c2F6/02/Ar混合气体的
低k材料中,开展了线宽为0.251am沟槽的刻蚀研究。通过研究02的添加量、低频功
率对刻蚀槽形的影响,获得了刻蚀低粗糙度沟槽的可能途径。通过对沟槽形貌的扫描
电镜(SEM)观察、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以及对沟槽成份的X射线光电子能
现很好的槽形,沟槽表面无C:F残留,槽形陡直,底部平整,槽底部的粗糙度为3.32nm。
沟槽粗糙度的降低与槽底面O/Si含量比的增加有关,是刻蚀中薄膜表面的Si.CH3键
中文摘要 SiCOH低k薄膜沟槽的C2Fd02/Ar双频等离子体刻蚀研究
向Si.O键的转变所致。因此,采用60MHz/2MHz双频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在适当的
高频、低频功率组合下,通过在C2F6气体添加适量02,可以实现多孔SiCOH低k
材料槽形的可控刻蚀。
关键词:多孔SiOCH薄膜;C2F6/02等离子体;槽形刻蚀;双频电容耦合放电
作 者:崔进
指导教师:叶超
U
trench inSiCOHlow一后films
on etching by
Investigation
C2F6/02/Ardual—frequencycapacitivelycoupledplasma
Abstract
Asthedevicedimensioncontinuous in integratedchips,the
shrinkingultralarge—scale
ofinterconnectsbecomesa leads
majorproblem,which
resistance—capacitance(RC)delay
metalinterconnects.In
tothe andcross·linkbetween
signalpropagationdelay,dissipation
ordertodealwiththes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nicymn1-x-yo2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li-mgn-h配合物电子结构与储氢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li和chlt;,3>cl在si(001)-2×1重构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df
- li-n-配合物储氢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ltb模型星系计数检验——宇宙非均匀性的研究.pdf
- mg-csx1∑)体系冷碰撞动力学研究.pdf
- mg<,x>zn<,1-x>o薄膜的制备、物性及新型光电、存储器件研究.pdf
- mg<,2>ni合金及ca(bh<,4>)<,2>络合物储氢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mg-ti合金制备与储氢性能研究.pdf
- mgb&l;,2>掺杂系统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sih和ne分子低激发态光谱常数的研究.pdf
- schroinger方程的数值解法.pdf
- sic基稀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微结构和磁性研究.pdf
- si83g17si基底上hfo2薄膜的介电性能与纳米磁性.pdf
- sio分子能函数和sio<,x>(x=1,2)分子外电场效应.pdf
- si、ge掺杂石墨烯上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pdf
- si基表面附bto初期粒子的理论研究.pdf
- si基sie弛豫衬底及sigesi量子阱生长与表征.pdf
- si基sie、ge弛豫衬底生长及其ge光电探测器研制.pdf
- sm<,x>fe<,1-x>薄膜和(fe)<,x>(sm<,2>o<,3>)<,1-x>颗粒膜的结构和磁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