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ppt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陈钦 博士 2006年8月21日 内容框架 1、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 2、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 3、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价; 4、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 5、公益林生态补偿费的分配机制; 6、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7、福建省现有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案例研究。 8、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1、国外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有:(1)森林趋势组织的Sara Scherr博士(2002)认为,由公众对生产者所提供的生态效益进行支付,由私人组织开展生态效益交易;各种补偿手段各有优缺点,究竟采用哪种手段更合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Ralph Heimlich(2002)认为,在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并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应当科学确定政策目标,合理确定补偿金额和补偿期; (3)加拿大的Cary Bull博士(2002)构想了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网络框架,该框架包括国家级碳网络、森林的培育者、认证机构、风险管理机构、温室气体交易所和联合国相关机构,并且说明了这些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职责; (4)从国家和地区角度测算,森林保护的总效益超过其机会成本。然而,从森林所在地角度测算,森林保护的成本显著地超过其效益。可见,森林保护的效益主要归国家和地区,而成本大部分由当地负担。所以,如果没有其它收入转移机制,那么当地居民的森林保护成本应当得到补偿。(Matleena Kniivil?, Ville Ovaskainen and Olli Saastamoinen,2002) (5)Landell-Mills(2002)对全球出现的森林环境服务市场进行综述,指出国际上有280多个实际存在(或计划)的森林环境服务补偿的案例,其中生物多样性交易72个,森林生态旅游服务51个,固碳服务75个;(6)指出:哥斯达黎加利用温室气体贸易、生态旅游、生物制品的收益分成筹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 Rene Castro ,Luis Gamez ,Franz Tattenbach and Naomi Olson,1998)。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主要通过公共支付体系、交易体系和自主协议进行;公共支付体系具体政策手段包括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和建立林业基金进行补偿。 国外对森林的扶持和补偿主要通过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使林主有稳定的预期,防止未来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政策风险;而且国外对公益林补偿的法律规定比较详细,易于操作;并且,具体操作时一般都签定合同,以合同形式规定林主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国外对公益林生态补偿进行理论研究比我国早,国外市场化补偿的实践案例比我国多,但是总体上还是较少,所筹集的补偿资金占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总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低,仅靠市场机制不能满足补偿资金的需要,不过国外市场补偿实践经验有的值得我国借鉴。由于国情和林情不同,也不能照搬这些经验。对公益林的经济扶持离不开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条件,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林情开展此项研究。 2、国内 目前我国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采用公共支付体系,一些地方也向受益者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其中从水、电收入中提取补偿费较多。 中央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历程:第一阶段:向受益者收费方案(1996年 );第二阶段:政府基金分成方案,从14项政府基金(专项收费、附加)收入中抽取3% (1999年) ;第三阶段:国家重点公益林中央财政补助方案 ,在全国11个省区、2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当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人民币,共涉及2亿亩国家重点公益林 ;2004年从非天保工程区选择4亿亩先期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围,每年中央财政拨款20亿元,每年每亩还是5元 。 (二)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 1、公益林补偿制度变迁分析 通过对公益林的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变迁分析,认为:政府实行公益林的正式制度变迁时,必须充分考虑林农的非正式制度;通过对公益林的制度变迁方式分析,得出:政府对于公益林必须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方式。 文章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阐明了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需求和供给意愿均存在。 (1)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诺思认为,企业家总想创新制度来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格不高的要素和产品,节约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格较高的产品。诺思以劳动力和土地相对价格变化为例进行说明:西欧中世纪,劳动力稀少,土地丰富,这时产生了针对劳动的制度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pptx VIP
- T∕ZZB 2086-2021 塑料拖链标准规范.docx VIP
- 2025年文化教育职业技能考试-钢琴调律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高清版40篇短文搞定3500词.pdf VIP
- 分流职员申请表标准模板.docx VIP
- 人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2 We're Family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急诊手术患者围术期肺保护管理策略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基于临床实践出血性疾病动态危急值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x VIP
- 绘本《我家是动物园》.ppt VIP
- 广州数控GSK928TF 车床数控系统 使用手册 速印版2009-5-1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