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mcnaei复合中空纤维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感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476213)、863 计
划(No.2012AA03A601)项目对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支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污染少、回
收率高等优点,已在海水淡化、食品加工、药物释放和废水净化等领域展现出其潜在应
用价值。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的核心是高性能的正渗透膜,也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论文以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支撑层,聚乙烯醇(PVA )为亲水改性材料,以羧甲基
纤维素钠(CMCNa )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功能材料,以戊二醛(GA )为交联剂,采用
多层涂覆及表面交联工艺,制备 CMCNa/PEI 复合中空纤维正渗透膜。系统研究了亲水改
性工艺、CMCNa 与PEI 浓度、CMCNa 与PEI 涂覆时间、GA 浓度、GA 溶液涂覆时间等
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傅里叶红外光
谱(ATR-FTIR )、接触角测量仪以及Zeta 电位仪等对CMCNa/PEI 复合膜的表面物理化
学性质进行表征。采用错流试验,系统研究了 CMCNa/PEI 复合膜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正
渗透分离特性。采用静置浸泡的方式评价了 CMCNa/PEI 复合膜正渗透膜的化学稳定性。
最后,以牛血清蛋白(BSA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和聚山梨酯-80 (TW-
80 )为特征污染物,研究了 CMCNa/PEI 复合膜正渗透膜的污染特性,并与加压反渗透过
程进行对比,探讨正渗透膜抗污染机理。得到以下结论:
(1)ATR-FTIR 及FE-SEM 结果表明:通过多层涂覆,可成功得在PP 底膜表面生成
CMCNa/PEI 活性分离层。分离层厚度约为 0.5 μm,且表面光滑、致密。在pH 为 3~9 的
范围内,CMCNa/PEI 复合膜表面呈正电性。
(2 )PP 中空纤维膜亲水改性研究表明:采用亲水性材料(PVA )对 PP 中空纤维膜
进行亲水性,可有效提高 CMCNa/PEI 复合膜的正渗透性能。在相同条件下,以 PP 为基
2 2
膜的复合膜的水通量 (J )、盐渗透通量 (J )及J /J 值分别为13.2 L/m .h、15.8 g/m .h
V S S V
和 1.2 g/L ,而以亲水改性的 PP 为基膜的复合膜的水通量 (JV )、盐渗透通量 (JS )及
2 2
J /J 值则分别为26.4 L/m .h、17.4 g/m .h 和0.66 g/L 。
S V
(3 )CMCNa/PEI 复合膜制备工艺研究表明:复合膜分离层结构和性能受 CMCNa 浓
度、CMCNa 涂覆时间、PEI 浓度、PEI 涂覆时间、戊二醛浓度和戊二醛涂覆时间等影
响。复合膜的较优制备条件为:CMCNa 浓度=0.05 w/v% 、CMCNa 涂覆时间=20 min 、PEI
浓度=1.5 w/v% 、PEI 涂覆时间=5 min 、戊二醛浓度=2.1 w/v% 、戊二醛涂覆时间=2 min 。
所得到的CMCNa/PEI 复合正渗透膜在0.3 MPa 、25 ℃及pH=6.8 下,对500 mg/L MgCl2
2
溶液的截留为 90.8%,纯水通量为29.1 L/m .h。以去离子水为进料液,0.5 M MgCl2 为汲
I
万方数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c>非轻子衰变及其末态相互作用.pdf
- 9-位取代呤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pdf
- 9-氨基奎催化的不对称迈克尔加成反应研究.pdf
- a-,γ-捻子素衍生物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pdf
- ab<,2>型laves相储氢合金吸氢机理及掺杂元素作用机制的研究.pdf
- 8-羟基喹金属纳米材料合成及其电致化学发光性质研究.pdf
- a-位、b位掺杂abo3型多功能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pdf
- ag-dysb三元系合金相图400℃等温截面.pdf
- abo3(=ba,la;b=ce,ga)钙钛矿型固体电解质的中温电性能及其应用.pdf
- ag(i)ag(i)相互作用调控金属配位聚合物的配体效应及手性放大.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