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吳讓之的書篆研創理念探源
A Study on Ideals of Calligraphy and Seal of Wu Rangzhi
造形藝術研究所研究生劉嘉成Jia-Cheng Liu
摘 要
1
吳讓之(熙載)是繼皖派開創者─鄧石如 之後,晚清一位大家,無論是書、
畫、印等藝術創作中均有傑出的成就。關於吳氏的書學背景,承襲鄧氏創作理念,
2
被公認是鄧氏的再傳弟子 ,然而鄧氏於吳讓之七歲那一年即過世,兩者之間殊
不可能有直接的交流,因此,包世臣(慎伯)為鄧石如的弟子,又是吳讓之的老
師,即扮演其重要的角色。
包世臣的書學著作《藝舟雙楫》,為清代一本重要的書學論著,其中論述許
多包氏書學思想之外,包吳兩者之間書學問答的過程,亦記載在其中,如〈答熙
載九問〉、〈與吳熙載書〉等文章,探討吳氏如何繼承包氏理論,更而藉著從書法、
3
篆刻等作品,將其理論發揚光大。又《吳讓之自評印稿》 ,為篆刻史上首先將
自己歷年所作篆刻作品,自我評分等第的印譜,是吳氏晚年的印集,品評標準與
包氏並無太大差異,但亦由此可窺知,吳氏對其印藝警慎而負責的態度以及他受
包氏的影響之處。
但若將包氏與吳氏現存的書法作品做比對,吳氏的作品並非完全承襲包氏,
而是透過包氏去學習鄧石如「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透風,常計白以當黑,
4
奇趣乃出 」等重要理論;因此,吳讓之的書篆研創理念,亦可上推至鄧石如。
1 鄧石如(1743-1805)初名琰,字石如。後避仁宗之諱,就以字為名,另取頑伯,號完白山人、
笈遊山人,安徽懷寧人。其「以書入印」之理念,開創「鄧派」(皖派),見《完白山人譜》。
2 從吳昌碩《吳讓之印譜》跋云:「余嘗語人學完白不若取徑於讓翁.. 」,轉引韓天衡編訂《歷代
印學論文選》上,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發行,1999 年8 月,頁598 。
3 劉向東編《吳讓之自評印稿》,1992 年3 月,楊州古籍書店發行。
4 見包世臣著《藝舟雙楫》,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 11 月臺四版,頁22 。
229
2003 造形藝術學刊
一、前言
吳讓之(1799-1870)為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因此包世臣對吳讓之的影響,
實在有深入了解的必要性,由於吳氏並無完整的書學理論等著述,希望藉著這一
次的研究,可以更了解其書學的中心思想,並與其書法、篆刻作品交互印證;此
外,亦期能藉此重新確立吳氏在書法篆刻史上的地位。
5 6
文獻方面,由於吳讓之的《吳讓之印存》 、《通鑑地理今釋稿》 等,內容
與書學較無直接關連,僅有包世臣《藝舟雙楫》論書部份,除了詳細的記載其書
學思想之外,亦包含兩者之間問答的情形,以兩者皆精通書學的角度來看,兩者
7
論書觀點應為一致 ,因此以〈答熙載九問〉、〈與吳熙載書〉兩篇文章為主作深
入的探討。
二、吳讓之的書學背景
(一)清代碑學之興起
清初,入土中原的的滿清政權,便以書法攏絡剛加入的士大夫,馬宗霍《書
林藻鑑》即曰:
帖學自宋迄明,皆所宗尚,滿清入關,典章制度多仍明舊,而於華夏文
藝,尤存情宏獎,欲以此係士大夫之心,雖定清字為國書,然清初諸帝,
莫不工為漢字,世祖嘗習黃庭與遺教經,萬幾之暇,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
臣。 8
當時康熙(1662-1722)重視董其昌書法,乾隆(1736-1795)欣賞趙孟頫
風韻,科舉考試又注重工整華麗的「館閣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因素影
響書壇的走向。誠如馬宗霍所述:
聖祖則酷愛董奇昌書,海內真蹟,搜訪殆盡,玉牒金題,彙登秘閣,董
書在明末已靡於江南,自經新朝睿賞,聲價益重,朝殿考試,齋庭供奉,
干祿求仕,視為捷塗,風會所趨,香光幾定于一尊矣。高宗宸翰尤精,特
建淳化軒以藏淳化閣帖,又命于敏中摹刻上石,分錫諸王公卿,其時承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作为媒介城市_传播意义再阐释.pdf
- 传统农区蔬菜生产区位探究_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_朱文哲.pdf
- 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探究生招生人数.doc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金融工具分类变化预期对我国企业影响分析.pdf
- 中国PM2.5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探究.pdf
- 地域建筑和建筑史研究的时代意义_以台湾地区传统建筑为例.pdf
- 任务2-2客户对象的行为和关系分析------使用UML建立项目模型.ppt
- 一种评卷方案优化模型.doc
- 低能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黏膜形态与食糜黏度的影响.pdf
- 地形特点对河流影响.pptx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