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族婚俗.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族婚俗

俄罗斯族婚俗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中的一个族群。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中国,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众所周知,由于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叶,广袤闭塞的中俄边境管理松懈加之战乱等诸多原因,沙皇俄国及前苏联部分东斯拉夫人、哈萨克、塔吉克及通古斯人,越过中俄边境线迁移至我国境内,成为我国中俄边境地区一股人数众多的移民群体。这些移民(或称侨民),实际上是外国列强在旧中国推行其扩张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产物。尽管如此,他们的到来不仅为中俄边境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物质及人力资源;也把俄罗斯人的先进文化和传统的风俗习惯带到了中国,并为中国增加了一个少数民族——俄罗斯族。今天,笔者就中国俄罗斯族婚俗的传承与演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一百五十余年原汁原味的传承 据不完全统计,自十八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1955年)的150余年间,我国境内(主要是中俄边境地区)有俄侨(或称苏侨)14万余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沿岸,以及新疆伊犁、塔城及阿拉泰、乌鲁木齐等地区。其中新疆有8万余人,除新疆外包括黑龙江及额尔古纳河沿岸以及哈尔滨、上海、旅大、北京、天津等地有 6万余人。据悉自1954年至1955年间,居住在中国的11万名“苏侨”被分两次集体遣回苏联国内。当时仅额尔古纳地区归国的“苏侨”就有1171户,6553人(《额尔古纳右旗志略》统计数字)。前面说过,这些俄国人(或称俄罗斯族人)进入中国境内后,把俄国人传统的风俗习惯原封不动地搬了过来,其中包括传统的婚姻习俗。 俄罗斯民族男女青年的婚姻主要是自己做主,一般不受父辈的干扰。当然,也有个别经父母或亲朋好友提亲而成婚的。那个时代在俄罗斯族婚姻中有“正娶”(又称“明娶”)和“窃娶”(又称“暗娶”、“偷娶”)之说。所谓“正娶”是指青年男女相识后,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彼此间产生恋情,便正式告知自己的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如双方父母都无异议,便选定良辰吉日,择日完婚。 男女双方婚事基本确立后,男方父母约上几位有威望或与女方家熟悉的亲友并备些红酒、大方面包等“四彩礼”及礼金(娘家一般不留礼金,主要是给新娘买嫁妆用,金额多少取决于男方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男方到女方家去提亲时,如女方家同意这门亲事,女方便将男方带去的大面包切开,并以好酒好菜招待男方父母一行。然后,双方选定良辰吉日准备为子女完婚。 结婚前,新郎家要把新房粉刷干净,布置一新,并备齐各种美味佳肴,以招待前来“赶礼”和祝贺的亲朋好友。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家往往也要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俗称“送闰女”(俄称“斯瓦尼克”)。前去赴宴者也要带些被单、枕套、布料之类的礼品“赶礼”。此时,新郎家要备足四样礼品随车带去,这四样礼品是带有排骨的猪肉或牛、羊肉一条,俗称“离娘肉”,粉条两捆,酒和罐头各4瓶(双数)。排骨和粉条女方家只留一半,另一半请男方带回。迎亲人员赶着装饰华丽的马车或马爬犁前往新娘家迎娶新娘。一路上人们一边拉琴一边唱歌,情绪十分高涨。迎亲队伍出村、进村时,不时有人(大多是青年和孩童)用大绳或栅栏将道路给拦住,向新郎索要烟、酒、糖果,得到满足后方放人过去。到了新娘家,候在门外的娘家人将向迎亲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敬酒两杯(多以烈性白酒为主)。因此,前去迎亲者一定要有些酒量。然后才将迎亲人员让进屋内,新郎在主持人的引领下,首先要去拜见岳父岳母,并递上带来的礼物。此时,新娘家的酒宴早已摆好,但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新郎或迎亲主持人(俄称“斯瓦哈”)必须花钱买座(此前需备好一些零钱)。参与此项活动的大都是些年轻人和新娘的兄弟姐妹。如果新郎往事先准备好的钱盘中放1元钱,娘家人会在上面加放2元钱;新郎再放2元或3元钱,娘家人会加倍上压,以此类推直到他们认为可以了,游戏才会结束。随即女方家人将座位让出,迎亲人员方可入座就餐。 一般迎亲人员在10点左右到达女方家,在此之前,女方家要为新娘编辫子,梳头打扮一番。这期间,女方的亲朋好友们在新娘家拉琴唱歌,主要唱一些如《飞去的燕子》、《沙皇的新娘》等祝福歌。这些歌曲充满了离愁别绪,令人欣喜也令人伤感。 迎亲人员吃过饭后,就要接新娘上路。此时,娘家人也会给新郎出些难题。如他们将新娘锁在房间内,将门钥匙丢进一个装满啤酒或果酒的大杯或酒瓶中,新郎或迎亲队伍的领头人,必须将酒喝干才能取出钥匙。然后将房门打开,将新娘迎出来,新郎与新娘去向新娘的父母辞别。新娘的父母还要说一番嘱咐和祝福的话,新娘在伴娘和送亲亲友的陪同下,坐上迎亲车这才出发。 一般送亲的人去往新郎家时

文档评论(0)

wh904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