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三 直面人生--记念刘和珍君(2课时).doc
专题三 直面人生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字音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徘徊( ) ②踌躇( ) ③桀骜( )
④寥落( ) ⑤赁屋( ) ⑥喋血( )
⑦浸渍( ) ⑧立仆( ) ⑨尸骸( )
⑩不惮( ) 殒身不恤(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⑤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桀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黯然泣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歌当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殒身不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寥寥 寥落
寥寥:形容很少。
寥落:稀少零落;(环境)沉寂冷落。
例句:①除夕夜的大街上,行人________。
②夏日的清晨,晨星________。
(2)徘徊 踌躇
徘徊:a.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b.比喻犹豫不决;c.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踌躇:犹豫不决,也形容志得意满的样子。
在表达“犹豫不决”意思时,“徘徊”侧重于外在行为;而“踌躇”侧重于内心情感。
例句:①要知难而进,不要________不前。
②三闾大夫独自在江边________。
一、整体感知
1.概括文本七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空白之处。
第一部分说明写作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心情。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揭露真相,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醒人们“所住的并非人间”,并且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
第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
第五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2.根据上题的分析,本文是如何安排线索的?
二、深层探究
3.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4.从作者记述的刘和珍的事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5.第六部分,作者为什么要用“煤”作比喻?引用陶潜的诗句又有什么作用?
6.文章表现鲁迅怎样独特的生与死的思考?
三、技法迁移
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文本回顾] 本文先是讲“三·一八”惨案才过去两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却快要降临了。因此作者要“写一点东西”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不要苟且偷生,继续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叙写痛心地回忆起认识刘和珍君的过程和得到噩耗的惊愕后通过议论方式来批判反动派的野蛮凶残和流言家的阴险恶毒,揭示中华民族衰亡的缘由。“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所以他大声呐喊,“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记叙刘和珍君遇害经过,夹叙夹议,揭露控诉段政府布下罗网,杀害爱国学生的暴行。
[技法点拨] 夹叙夹议这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
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叙、议二者的关系是: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换一种说法,叙是铺陈,议是点染。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夹叙夹议的文章,叙与议要有机有序结合,其要领可概括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具体地说,就是:①引,文章一开头就把材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论点或最能加以引申和发挥的中心语句或关键语引入文中。或全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一单元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探讨.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知识探讨.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知识探讨.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案.doc
- 湘教版(新)地理必修2 第二章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思考过程.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渔父(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长亭送别(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陈情表(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二 此情可待成追忆--项脊轩志(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四 心连广宇--兰亭集序(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四 心连广宇--滕王阁序并诗(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备课精选练习:专题四 心连广宇--逍遥游(节选)(2课时).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一 我有一个梦想--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时1 .doc
-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一 我有一个梦想--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时2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