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一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课时1 .docVIP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一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课时1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一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课时1 .doc

文本1~1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 【作者简介】 1.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南唐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北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五代的南唐战乱较少,经济发展较快,但因统治者沉湎于宴乐逸安致使国势危殆。李煜即位后即向北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穷奢极欲,政治上既不甘心应命入朝北宋,又无治国良策,反而听信谗言,诛杀直言进谏的潘佑、李平等人。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李煜被俘。环境和身份的急剧转变,深刻影响了李煜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悔恨、怨痛、想挣扎而又无能为力的内心矛盾。 以亡国为界,李煜的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之词,多反映帝王的荒淫生活和颓废思想意识,风格绮丽柔靡。国亡后,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所谓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 2.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7岁能属文,真宗景德初年(大约14岁)以神童召试,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得到皇帝赞赏,赐同进士出身。仕真宗、仁宗两朝,历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宰相。他的诗词当时声誉很高,文字典丽,音调和谐,承袭南唐风格。他的诗文追崇“西昆体”。晏殊词主要表现富贵人家的景致气象及闲愁闲绪,承南唐传统,为北宋初期一大家,尤承冯延巳深婉含蓄的风格。 3.柳永(?~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于宋仁宗朝,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此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改名后,方于景祐元年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制了大量的慢词。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 4.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其词风格低回婉曲,凄苦深邃,艺术成就很高,是著名的“词家三李”之一。 【背景探寻】 2.宋初百余年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一个暂时的承平盛世。晏殊早年显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晏殊的词作善于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多见。他在写景方面具有特色的作品比较多,影响较大。相传,昔年陈州有一女妖,自称为孔大娘,每至昏夜入于鼓腔内与人言,她尤其知道未来的事情。晏殊在陈州时,刚刚写好一首小词,还没有修改出来,而孔大娘却已能歌咏了。此事类似神话,但足以说明晏殊诗词艺术的魅力。 3.《雨霖铃》一词是词人柳永中年漫游江南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他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的词牌名《雨霖铃》,是取唐时旧曲翻制的。据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勾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也写作《雨淋铃》。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牌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可谓尽情尽致地写出了委婉凄恻的离情。 4.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后南渡;志趣相投的丈夫病逝;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其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 【文本素材】 千古愁情李清照 【课外链接】 白岩松:解读“幸福”的人 深谙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历史潮流密不可分的白岩松,作为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了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