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竞争、贸易摩擦和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pdf

税收竞争、贸易摩擦和中国贸易税制竞争力.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论文摘 要 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4年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同时进入贸易摩擦 “高发期。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亦成为贸易摩擦第一目标国 和最大受害国。贸易摩擦不仅体现为对我出口产品的限制,还表现为对我国经济制度与 政策等宏观层面的挑战,其中包括税收制度。我国税制近年多次受到贸易伙伴国质疑, 入世后被诉至WTO的16个贸易争端案件中,40%都与税收紧密相关。因此,本文以我 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发展为背景,以税收竞争与协调为主线,以WTO与税收的关系为 核心,深入研究我国涉税贸易摩擦的起因、表现、影响及发展趋势,并提升至我国贸易 税制竞争力问题。 理论分析部分,本文提出“自由贸易中的税收与“保护贸易中的税收’’概念,将 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税收作为整体,根据它们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中所发挥的作用来 探讨国际贸易中的税收效应。分别从关税与国内税、间接税与直接税、贸易大国税收与 贸易小国税收、发达国家税收与发展中国家税收及区域税收一体化等不同角度,解析贸 易税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贸易中的税收协调分为合作性协调与非合作性协调。 合作性税收协调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非合作性税收协调是基于本国贸易利 益,以税收手段来促进出口和抑制进口的贸易竞争行为,是一种贸易中的税收竞争。但 这种税收竞争运用不当就会引发贸易摩擦。涉税贸易摩擦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是“经济一 体化三难”的表现,从法学视角分析是各国税法与WTO贸易法的冲突,具有必然性。 与其它贸易摩擦相比,涉税贸易摩擦具有主权性、制度性与综合性的特征,与国际税务 争议也有本质的差异。既然涉税贸易摩擦是由税收竞争即非合作性税收协调所致,那么 化解的途径只有合作性税收协调,结果是导致WTO加大对税收的干预,从而削弱各国 的税收自主权。税收虽是一国的主权,但它与WTO规则产生冲突时,各国税制不得不 做一定的妥协,尽量与WTO规则相容和协调,分为被动的协调与主动的协调,前者主 要是遵从规则,后者更强调利用规则。展望贸易中的税收协调发展趋势,WTO对税收 还会加大干预,可能需要建立WTO下的某种税收主权让渡机制。但由于各国主权利益 的存在,税收协调会继续在合作性与非合作性之间轮回发展。 实践分析部分,在我国入世十年的贸易发展与税制改革背景下,以出口退税为例, 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的税收敏感性。首先是对出口退税与出口额之间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 析,然后分别用全国总量数据做时间序列分析,用31个省级面板数据做分析,得出了 相同的实证结论:我国出口贸易对出口退税具有较强敏感性。同时,在分析税收竞争与 税收协调的基础上提出税制竞争力的概念,认为一国税制只有将竞争性与协调性适度结 合,才具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在分析贸易税制竞争力的含义、特征、影响因素及评价 V 指标的基础上,设计出我国贸易税制竞争力调查问卷,结合对上海地区100余家外贸企 业开展调查的研究,分析制约我国现行贸易税制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体现为竞争性不足, 最突出的是频繁调整的非中性出口退税政策,另外,税制的国际协调能力亟待提高。 案例分析部分,以中国入世后被诉的三起涉税贸易争端案件分析为主,比较异同, 收案件,研究哪些税收问题容易与WTO规则发生冲突而引发贸易摩擦,得出相关的研 究启示与展望。 最后是全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在前面几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五点研 究结论,并提出以提升税制竞争力为目标的税制改革取向,即是构建我国的战略性贸易 税制,实现税收“竞争性、协调性与反竞争性”的适度结合,包括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竞争、贸易摩擦、税收协调、WTO、贸易税制竞争力 VI AB STRACT China’s tradehas fastsinceits into foreign developed entryWTO.WhenChinabecamethe third intheworldin alsoenteredthe 2004,it into of bigtradingco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