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酰胺6和碳酸酯及其与k树脂共混体系拉伸力学行为的研究
摘 要
本文在简要回顾聚合物的应力应变特性、屈服行为、脆韧转变现象
以及断裂行为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温度活化的分子活动性、应力活化
的分子活动性、热历史的影响以及聚合物、聚合物共混物体系的力学行
为的形态结构依赖性等方面综述了聚合物的力学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
提出了本论文工作的基本思路。
首先考察了聚酰胺 6 (P A 6 )/ K 树脂 (K )及聚碳酸酯 (P C )/ K 共
混物在不同组成、不同的测试条件下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PA 6/ K 共混
物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随共混组成的变化很复杂;而 P C/ K 共混物均表
现出典型的非晶聚合物应力应变特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P A 6/ K 共
混物的应力应变行为均表现出良好的相似性,但随着拉伸温度的提高,
P A 6/ K 共混物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有所变化;而 P C/ K 共混物的应力应变
行为在测试温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相似性。在很宽的应变速率范围
内,随着应变速率增大,P A 6/ K 和 P C/ K 共混物应力应变行为的基本特
征基本不变,但应力应变曲线整体上有所提升,表现为屈服应力提高。
根据实验结果,应用 E yr in g 方程研究了应变速率对共混物应力应
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K 树脂相的引入使 PA 6 或 P C 基质比较容易达
到屈服所需要的活化体积,反映了变形机理的改变。相容剂马来酸酐接
枝 K 树脂共聚物 (K - g -M A H )的加入,使得共混物应力集中因子变小,
表明相容剂 K - g -M A H 对 P A 6/ K 和 P C/ K 共混体系均有较好的增容作用。
以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计算探讨了共混物拉伸过程的总成颈变形
能,认为它反应了共混物组分间相容性,并应用动态力学分析 (D M TA )、
扫描电镜 (SE M )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进一步证实。
其次,观察到二次屈服现象并讨论了其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拉伸
形变过程中,含有5 0w t .% 及7 0w t .% 的K 树脂的P A 6/ K 共混物试样应力应变
曲线上经历第一屈服点后,应力下降,然后成颈,在应变硬化过程中应
力应变 曲线达到第二个局部极大值点,并经过一个应力平台,发生了第
二次屈服,而P A 6/ K 其他组成的共混物则表现出普通的应力应变行为。相
同组成的P A 6/ P S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均未发现相似的现象。据差示扫
描量热分析 (D SC ),大角X - 射线衍射 (W A X D ),D M TA 等测试结果,
初步认为PA 6/ K 共混物的第一次屈服是K 树脂基体的屈服所致,而第二次
屈服应归因于与PA 6 缠结的K 树脂分子链中的软相 (P S- c o -P B )的永久塑
I
性变形。提高拉伸温度,P A 6/ K 共混物二次屈服现象弱化。拉伸速度提高
到一定程度 (200mm/min)后,不再表现出二次屈服现象。吸水率过低或
过高,均不利于P A 6/ K 共混物二次屈服行为的出现。
第三,研究了 P A 6/ K 和 P C/ K 共混物在高速拉伸条件下的脆韧转变
行为。对于 P A 6/ K 共混物,随着 K 树脂含量的增加,P A 6/ K 体系将发生
脆韧转变,并且体系的脆韧转变速率也越高,脆韧转变温度越低。共混
物脆韧转变随应变速率变化的效应可以用相应的温度变化效应表述。对
于 P C/ K 共混物,改变 K 树脂的含量并未明显导致 P C/ K 共混物脆韧转
变的发生。对简支梁缺 口冲击样品的细微变形过程分析表明,缺 口冲击
变形实际上就是一种缺 口尖端附近的高速拉伸变形,在这两种方法下发
生脆韧转变的机理实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利用单边缺 口拉伸实验方法,研究了应变速率对 P A 6/ K 和
P C/ K 共混物断裂行为的影响。测试速率对 P A 6/ K 和 P C/ K 共混物断裂最
大应力影响相似,最大应力均随着 K 树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测试速
率的对数值的增加而增加。测试速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