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探讨.pdf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和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探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IIII I IIIII II IIIII I III Y2257031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的关系探讨 硕士研究生:严东琴 指导教师:何淑明 摘要 月经是由大脑皮质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生周期性激素改变,使子宫内 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出现子宫周期性出血的现象。正常月经是育龄期妇女生殖 能力成熟的主要表现。月经紊乱是指月经周期或出血量出现异常,以及伴随月 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如腹痛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月经紊乱是育龄 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但常常被临床工作者忽视。有许多报道指出,月经紊乱 尤其是月经周期的不规则是绝经过渡期开始的标志,是围绝经期妇女卵巢储备 功能下降的表现。但目前关于月经紊乱与育龄期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状态之间关 系的报道却甚少。 卵巢储备能力下降是指卵巢内存留卵泡的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 弱,卵泡细胞质量下降,可致生育能力下降,是引起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Ovarian 卵巢早衰(PrematureFailure,POF)是指妇女40岁之前卵巢储备功能已 衰竭,无法产生卵子,导致育龄妇女生育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可见,卵 巢储备功能下降实际是卵巢功能衰竭的前期状态。但卵巢早衰的发病机理和治 疗手段的研究目前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已成为妇产科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已有研究显示部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 经过治疗后,卵巢功能可以恢复,甚至可延缓或逆转卵巢早衰的发生。可见, 早期发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公认的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有年龄、窦卵泡数(AFC)、基础卵 摘要 比/ti垒2--3视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预测指标。但由于两者受时间和各实验室检 测水平不同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及时、如实地反映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因此, 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简单快捷的预测方法。 激素变化常与特定的体征与症状的出现有关。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 数出现月经紊乱特别是伴有不孕症的育龄期妇女,性激素检测常显示FSH水平、 FSH/LH比值升高。因此,我们推测,月经规律的育龄期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 在排除其他内分泌疾病后,可能暗示着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另一方面,许多 妇女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记录月经情况的习惯,该方法简便,易行,不受时间限 制,几乎不需要任何费用,易被患者察觉。因此,月经情况有条件成为医疗工 作者及患者初步了解卵巢储备功能状态的简易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育龄期妇女尤其是不孕症患者月经紊乱症状与卵巢储备功能 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医疗工作者及患者自身对月经紊乱症状的重视,利于医疗 工作者及时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作出评估,尽快作出适当治疗,以延缓卵巢储 备功能的下降,防止卵巢早衰的发生。 第一部分 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探讨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症状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关系。回顾性分析 282例育龄妇女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包括101例月经正常的健康育龄妇女,研 究组包括181例近一年月经出现紊乱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成 36—40岁组(n-60);根据月经紊乱持续时间长短将研究组分为3个小组,A 组(n=75)月经紊乱持续9.12个月;同时按月经紊乱症状类型将研究组分为4 Ⅱ 硕士学位论文 期缩短者,组4(n_57)周期延长组。分析不同年龄组间月经紊乱发生比例差 异;比较对照与研究这两大组,A、B、C三小组之间的年龄、FSH、LH、E2 水平及FSH/LH比值情况;同时分别比较组1、组2、组3、组4上述指标与对 照组的差异性。 二结果 1)不同年龄组的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发生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10.971, 类型的月经紊乱患者的平均年龄均接近或超过30岁。总体而言,30岁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