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类苑》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容提要 本论文以明嘉靖年问张之象所编诗歌总集《唐诗类苑》为研究对象。《唐诗类 苑》二百卷,明上海张之象编辑、王彻补订,约编成于嘉靖中后期,刊刻于万历 二十九年,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体系较为完备的分类唐诗总集。此书共收录 1472位涛人、28067首诗,内容涵盖初、盛、中、晚唐,对清编《全唐诗》的成 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唐诗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和深远影响。但由于此书从编成 到刊刻就历经半个世纪,清代自流入内府后,更难得一见,现存只有北京大学图 书馆藏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残本和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本等几个本子,故学界对此 书的基本面貌、编纂体例、学术价值等都知之甚少,关于张之象及其《唐诗类苑》 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直到上个世纪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北京大学图书 馆所藏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唐诗类苑》才逐渐为人们所见。2006年4月,上海 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日本学者中岛敏夫的整理本《唐诗类苑》。论文对《唐诗类 苑》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力图发掘出《唐诗类苑》的学术价值。 本论文以明代中期文学思想发展为背景,对张之象编纂的唐诗总集《唐诗类 苑》进行作家作品研究,主要对张之象的生平事略、《唐涛类苑》的编纂宗旨、编 纂体例、成书和刊刻经过及其在后世的地位与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为进一 步的研究提供较确实的依据。 论文由引言、正文网章和附录组成。 引言部分,先对研究对象的得名、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现状加以简要分析, 再交代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为张之象生平与思想研究。本章详细考察了张之象的生平事略,分游 学成均、稍从禄仕、归隐著述三个阶段,论述张之象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同 时以张之象的社会活动为中心,从先辈、知交等方面去考证张之象的交游情况, 从一个侧面反映张之象在明代中后期东南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最后也注意到从 文学、史学、文献学三个方面论述张之象的学术思想。 I 第二章对《唐诗类苑》的基本嘶貌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 确实的依据。第一节主要从《唐诗类苑》的编纂宗旨、编纂体例、成书与下IJ刻经 过三个方面,探究《唐诗类苑》在体例上的独特之处。第二节从类书和总集两个 角度,来分析《唐诗类苑》的性质归属,确定《唐诗类苑》不是类书,而是分类 编纂的庸i寺总集。第三节主要分析《唐诗类苑》一书的编纂得失。 第三章是对《唐诗类苑》文献来源的研究。首先对《唐涛类苑》采录文献的 规模进行分析,认为《唐诗类箢》采录的文献资料包括诗文别集、总集、类书、 诗话、稗史小说等:其次是对《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英华》、《乐府诗集》、 《唐类编歌诗》、《唐诗品汇》等几种重要文献来源的考述,并力求在吸收前人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论述《唐诗类苑》的地位和影响。指出《唐诗类苑》的地位表现在三 个方面:《唐诗类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分类唐诗总集,是分类唐诗总集的 扛鼎之作;《唐诗类苑》对唐代诗史的划分,使网唐分期说更加完善;《唐诗类苑》 对清编《伞唐诗》的成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部书也因为自身体例上的特 殊,对后世诗文总集和类书的编纂都有影响。 附录部分为《张之象年表》,通过对张之象及其交游主要生平事迹、学术活动 与创作成就的编年,为深入研究明代中后期东南文坛的学术详情及文士交往提供 翔实可信的文献材料。 关键词:《唐诗类苑》;《全唐诗》;唐诗总集;文献来源 H ABSTRACT The dissenationfocusesonthe c01lection presem poetic named“Ch蟠泸耐 wholiVed during cD胞c的疗矽砌留m,,心’,compiledbyzhangzhixiang Jiajing of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