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六副》教案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本课,查找有关对联的资料:如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并摘录自己喜欢的对联等。
学习目标:1、在学生课前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要求等有关对联的知识。
?????????? 2、对自己喜欢的对联进行赏析。
?????????? 3、能运用所学对联知识对对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王羲之妙书新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敬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他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对联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揭月色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一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成为王羲之那样能对出妙对的人?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联六副》,学完了也来对一对。
前几天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对联的知识,大家搜集了什么?(1-2位生答)
二、梳理有关对联的知识:
1、看来大家搜集了不少,下面就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准备小组发言,介绍有关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
4、展示对联的起源、类型、形式等知识。
有关对联的知识:
(1)、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
(2)、对联的类型: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名胜联:用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
行业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用,是楹联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
集句联:用古文、诗词中的句子合成的对联
(3)、对联的形式:对联有正对、反对、串对等形式。
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反对:顾名思义,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江阴市高三数学 《指数与指数函数》教案.doc
- 江苏省江阴市高一化学《钠、镁及其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 轴对称、中心对称》(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等腰三角形》(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矩形、菱形、正方形》(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平方根、立方根、实数》(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平行四边形》(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昆山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数据的集中程度》(无答案) 苏科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对联六幅》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寓言二则》作业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 新人教版.doc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课件 新人教版.ppt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作业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