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地球的内部结构》(湘教版选修一).doc
延长县中学导学案
年级: 班级: 姓名: 小组名称:
科 目 高一地理 课 题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型 授课人 设计人 审查人 审批人 师评 组评 学习目标_________面
3.内部圈层:自内向外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4.圈层特点
(1)地壳:地表到_________,是由_________组成的固体外壳;厚度不均,_________部分薄,_________部分厚。
(2)地幔:界于莫霍面与_________之间;上地幔上部有一个_________,这里可能为_________的发源地
岩石圈;地壳和_________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_________圈
(3)地核:________面以下的部分;主要有______和______组成。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人类是否还有其他的渠道和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如果有,有哪些?请简要的说明。
2、假设某次地震发生后,横波和纵波都传播到地面,人的感觉会不会有差异?
3.读图1-4-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什么是不连续界面?
(2).据图分析第一个不连续面在何处?在此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此面名称是什么?
(3)在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传播速度有何变化?这个不连续面叫什么?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哪几个圈层?
(5)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当堂检测】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3~4题。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层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下面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 )
A.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地壳和地幔合称岩石圈
C.软流层呈熔融状态D.外核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3)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波。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446分发生里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6.2°E,38.1°N),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 )
A.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东京B.横波先传播到东京
C.宫城的居民先感觉到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
D.宫城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
2.下面关于宫城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B.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
C.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
D.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1.地壳“厚薄”歌
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
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
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
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2.地球圈层结构歌
同心圈层分内外,内外划界用地面。
内部圈层壳幔核,莫霍古登来分界。
气水生物同属外,一起构成自然界。
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分三态。
生物生存他圈界,外部圈层添光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九单元 第3课《百日维新》(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九单元 第4课《戊戌政变》(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2课《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八单元 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时训练:第八单元 第2课《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人教版选修1).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地理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中图版选修五).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城市环境问题》(湘教版选修四).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城镇总体布局》(湘教版选修四).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中图版选修一).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太阳系》(湘教版选修一).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湘教版选修二).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我国海岸带的开发》(湘教版选修二).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板块构造学说》(中图版选修一).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鲁教版选修二).doc
- 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学案:《海岸带的开发利用》(湘教版选修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