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理实验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方法和模型 一、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模型 许多早期模型涉及到抗抑郁药与其它药理学类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模型曾不严格地被认为模拟了抑郁,然而从抑郁模型的三方面标准——表面上的相似性(face validity)、预测的有效性(predictive validity)及思路的合理性(construct validity)来考虑,这些早期模型实际上只起着筛选具有专一神经化学作用的抗抑郁药的作用,只能作为抗抑郁药初筛的一种手段,从严格上说不应称为抑郁动物模型。 (一)利血平拮抗(reserpine reversal) 1.概述 利血乎是一种囊泡再摄取抑制剂,它使递质留在囊泡外,易被单胺氧化酶降解,从而使儿荼酚胺(NE、E、DA和5—HT)耗竭,引起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对利血平引起的行为和生理变化的拮抗是最早发展的抑郁动物模型。经利血平处理的动物出现上眼脸下垂、体温下降及强直症状,预先用三环抗抑郁药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别处理,能拮抗上眼睑下垂及体温下降的症状。然而此实验不能检测许多结构上不同于三环抗抑郁药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新抗郁药.却对于很大范围的非抗抑郁药有效,如兴奋剂、多巴、。a—肾上腺素能激动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及抗组胺药。事实上此实验包含三方面独立的生物学检测,因为利血平引起的上眼脸下垂、体温下降及强直分别被a—肾上腺素能或5—HT能激动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及DA激动剂所拮抗。 2.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选用18—23g雄性小鼠 1)上睑下垂(ptosis)的观测 静注2mg/kg利血平,同时腹腔注射或口服药物或生理盐水(对照),1hr后将动物放于支架上观察15s,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中限盼至少关闭一半的动物的个数。 2)运动不能(akinesia)的观察 静注2.5mg/kg利血平,同时口服药物或生理盐水(对照),lh后将动物放于直径7.5cm的圆形白纸的中央观察15s或更长时间,比较给药组和对照组中仍然呆在圈内的动物的个数。 3)体温下降(hypothermia)的观察 腹腔注射5mg/kg利血平,同时口服药物或生理盐水(对照),4h后将探头插入动物肛门内1.5至2cm处测量肛温,比较给药组及对照组中肛温的差异。 3.注意事项 进行动物体温测量实验时,环境温度应保持恒定,最好在20度左右。 4.应用 常用于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抗抑郁药的初筛。(二)高剂量阿扑吗啡的拮抗(antagonism of high dose of apomorphine) 1.概述 Schelkunov 1968年首先提出将阿扑吗啡引起小鼠体温下降作为筛选抗抑郁药的一种实验方法。以后的研究表明,药物对高剂量阿扑吗啡(16mg/kg)引起小鼠体温下降的拮抗是通过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机制,该实验反映了药物对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及/或去甲肾上腺素传递的作用,而不反映其抗抑郁性质、多巴胺拮抗或其对5—HT受体的作用。 2.实验方法及观测指标 环境温度保持20—22。体重20—25g的雄性小鼠,测量肛温后腹腔注射受试药物或生理盐水,30min后皮下注射阿扑吗啡(16mg/kg),30min后再次测量肛温。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受试组肛温变化的差异。 3.注意事项 进行动物体温测量实验时,环境温度保持恒定。 4.应用 用于筛选抑制NA重摄取或能激活a1和β—肾上腺京能受体的药物。 (三)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5—HTP induced head-twitches ) 1.概述 该模型最早由Corne等在1963年提出。5—HT受体兴奋引起的甩头综合征可能通过5—HT2受体介导。小鼠中由5—HTP诱导的甩头行为对于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均比较敏感,如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5—HT重摄抑制剂,去甲丙咪嗪、麦普替林、诺米芬辛等NA重摄抑制剂及混合作用于5—HT和NA系统的丙咪嗪。 2.方法步骤及指标 选用20—24g雄性小鼠。首先在测试前3h腹腔注射100mg/kg帕 吉林。之后腹腔注射受试药或生理盐水,30min后再注射5—HTP(5mg/kg,ip).10min后开始观察,记录6min内小鼠甩头次数。比较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甩头次数的差异。 3.应用 常用于研究筛选作用于中枢5—H丁或NA系统的抗抑郁药。 (四)小鼠育亨宾增强模型(yohimbine potentiation model in mice) 1.概述 Gershon及其同事观察到,临床上有效的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抗抑郁药及非典型抗抑郁药IprindoLe均能增强a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在狗上的毒性。基于这些发现,他们建立了狗育亨宾模型。尽管在有限的受检药物范围内该模型的临床预测性比较好,但该模型耗时耗费,因而它的使用受到了限制。1963年,Quinton观察到丙咪嗪及几种其它类型的抗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