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学案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第19课 言情词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三位词作家的生平及其思想。2.识记名句,深刻领会这些名句的意蕴。3.领悟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运用。4.积累掌握“兰”、“菊”、“愁烟”、“泣露”等常见意象的涵义。5.掌握作者抒情方式的运用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诗意解读 这首词,妙在“吹皱一池春水”。南唐中主之所以对这句好词出自冯氏之手有点醋意,是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个佳句的绝妙之处。不仅在于写景真切,观察入微;而且在于以灵动之景牵灵动之情。对于在花园香径中玩耍的女子来说,那吹皱的不是春水,而是春心。吹得春心荡漾的不是风,而是鸳鸯成双成对、交颈相亲的情态。所以她不知不觉地把手中的杏花揉碎了,头上的玉簪快掉下来也不去管它,心中想到的是自己心上的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谁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 名句识记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考点演示 词的上片写女子的寂寞,用了两个动词“引”和“挼”;下片写她对远方情人的等待,重在写她的装扮,用了“碧玉搔头斜坠”一句,试简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 不直接描写人物的感情,而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表达她的百无聊赖,通过对装束的描写表达她的懒散和心绪不宁,使得这首词含蓄而不直白,富有情味,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意思对即可) 一、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诏,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喜欢宾客,乐于引荐人才,爱好文艺。他家常常尽日宴饮,宴必“歌乐相佐”,他的家庭实际上就是一个文艺沙龙。据记载,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但对他来说最有成就的是词。现存词130多首,编集成《珠玉词》。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大多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的另一主要内容。词属“西昆体”,闲雅而有情思,语言婉丽,音韵谐和。其《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以属对工巧流利著称。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写有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其词清丽和婉,深有情致,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代表作有《满庭芳(山抹微云)》、《踏莎行(雾失楼台)》、《八六子(倚危亭)》、《鹊桥仙(纤云弄巧)》等。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词的感伤情调极容易引起封建社会一些怀才不遇文士的共鸣,词的艺术成就又高,对后来词家,从周邦彦、李清照到清代的纳兰性德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贺铸(1052-1125),字方回,晚年自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盛丽、妖冶、幽洁、悲壮,皆深于情,工于语。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著有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二、写作背景 《蝶恋花》 古代诗词中,男性作家常代女性立言,摹拟女性的心理和语气写离情、闺怨、爱情等。揣摩、代言,自魏晋以来沿袭已久,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学习惯。在宋代,由于词的题材的缘故,这种文学习惯进一步扩大和延伸。晏殊这首词就是以摹拟女性口吻的形式来写伤离怀人的言情词。 《鹊桥仙》 “七夕”是一个美好而又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杜牧《七夕》诗云:“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相传这天夜晚(阴历七月初七)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织女是织造云锦的巧手,所以,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别好看。旧时风俗,少女们要于此夜陈设瓜果,朝天礼拜,向织女“乞巧”。这个汉魏以来就流传着的美丽神话,引起了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的咏叹。其中能长久地脍炙人口、传诵不衰的绝唱,则要推秦少游这首《鹊桥仙》了。 《青玉案》 这首词原是贺铸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子,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什么“重大意义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