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考2013】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2.4 分析综合(新人教版).ppt
【解析】选C。“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与原文“大小之战三十有二”不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昌言关心苏洵和苏洵折节向学的一组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句子含意的能力。A项第一句表明二人关系亲近。B项第一句表现昌言举进士后的名气影响,第二句是说苏洵和昌言见面后相互慰问像往常一样高兴。D项第二句表明苏洵因“为文”水平不高而心中自惭。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以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解析】选B。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综合理解文意、准确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据原文“出都门,意气慨然”可知,作者并无反感之意。 【特别提醒】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往往只在某一小点,大多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等。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张禹“勤政劝农”行为的一项是( ) ①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 ②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③亲录囚徒,多所明举 ④为开水门,通引灌溉 ⑤假与种粮,亲自勉劳 ⑥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解析】选D。①是说他的清廉,⑥是说“劝农”的结果。 【特别提醒】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审清题干要求中的“勤政劝农”四字和“行为”两处限制,全面比较,理解分析,答案就明白了。 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禹的父亲死时,汲县的官员和老百姓凑钱数百万为之送葬,张禹一无所受。 B.张禹做扬州刺史时,历行郡邑,理察枉讼,深得民心。 C.张禹做兖州刺史时,大兴水利,修复废田,劝率吏民耕作,终于获得丰收。 D.张禹不畏权势,执法严格,对原太尉府的属官,依法判处死刑。 【解析】选C。不是做“兖州刺史”而是做“下邳相”时。 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曹成王李皋具有“治民用兵”才能的一组是( ) ①自都水使者拜左领军卫将军,转贰国子秘书 ②丧除,痛刮磨豪习,委己于学 ③悉弃仓实与民,活数十万人 ④出则囚服就辩,入则拥笏垂鱼,坦坦施施 ⑤民老幼妇女不惊,市贾不变 ⑥一吏轨民,使令家听户视,奸宄无所宿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解析】选D。①表明皇上对李皋的爱惜;②表明李皋痛下决心,改掉豪门习气,努力学习;④表明李皋担心母亲因自己受诬陷而难过,故作泰然自若之态。三句均与曹成王李皋“治民用兵”才能无关,故应排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皋十岁时失去父亲,在唐玄宗时继承曹王封号。继位三年后,因战乱他带着母亲逃到四川投奔皇上,被提升做了国子监秘书。 B.李皋因政绩突出遭到观察使的嫉妒和诬陷,被贬为潮州刺史。杨炎了解李皋冤案真相后,奏明皇上,将李皋仍调为衡州刺史。 C.李皋带兵以国家大事为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先后招降了在武冈聚众反叛的王国良,轻易铲除了造反的李希烈。 D.李皋为政有方,注意保持物价平稳,派官吏接触百姓,让他们到各家各户视察了解,使奸猾之人无所停留。 * 【真题一】(2009·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阅读文本见第一讲【典例探究】【真题一】。 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孙谦为政清廉的一组是(3分) ①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 ②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 ③治烦以简,狱无系囚 ④每去官,辄无私宅 ⑤已衰老,犹强力为政 ⑥居身俭素,夏日无帱帐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选_____ 【解析】选A。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这里要表现的是“孙谦为政清廉”,要注意筛选出不合这一要求的句子。③是谈治政的方法和效果,⑤在说孙谦的竭尽忠诚。找出这两项后再使用排除法,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特别提醒】这类题要求考生对文章的内容要点做到整体上的把握,掌握事件及发生对象,反映的品质特征,或者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这个基础上,再结合排除筛选的解题方法,解答起来就容易多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谦十七岁开始任职,离任后客居历阳,从事耕作来供养弟妹,乡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