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的一生.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骞的一生.ppt

张骞 本文选自《大宛传》,这是记录西域诸国史实的传记。 司马迁与张骞生世相接,熟闻其通西域事,因而本篇对周边国家的文化、地理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如西域国家的地理位置、物产资源、生活习俗、社会组织等记述得准确而明晰,是今天研究古代西域形势的最早资料。 《大宛列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记叙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后半部分着重记载了汉武帝为贪图大宛马而不惜发动战争,以至征服大宛的过程 不虚美 不隐恶 张骞 西汉将军,著名的冒险家、外交家 武帝建元二年为郎,应募出使大月氏,经过匈奴时被扣十一年。这期间他逃亡,得以亲历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元朔三年归汉,拜太中大夫。 张骞由于出使西域,熟知水草处,跟从卫青出击匈奴,以功封为博望侯。 元狩四年,拜中郎将出使乌孙,贿赂乌孙归汉,乌孙与汉联姻,遂断匈奴右臂,并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安息、大夏、月氏等地,自此西北诸地开始与汉来往,也成为汉朝与中亚各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 张骞出使西域图 重点实词 汉方欲事灭胡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道必更匈奴中 唯王使人导送我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唯二人得还 诚得至,反汉 楚诚能绝齐 重点实词 汉方欲事灭胡 发动战事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侍奉 道必更匈奴中 经过 唯王使人导送我 希望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希望 唯二人得还 只有 诚得至,反汉 如果 楚诚能绝齐 如果 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 留岁余,还,并南山 堂邑父故胡人 穷急射禽兽给食 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 使臣服 留岁余,还,并南山 通“傍”靠近 堂邑父故胡人 通“固”本来 穷急射禽兽给食 穷困 后世评价 张骞作为一个通大宛的使者,他能不畏强暴,忠于职守,他那种深入不毛、艰苦卓绝的探险精神,从历史发展观来开,无疑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梁启超说:“欧美日本人常言支那历史不名誉之历史也,何以故?以其与异种人相遇辄败北故。呜呼!吾耻其言,虽然,吾历史其果如是而已乎?其亦有一二非常之人非常之事,可以出此言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张博望、班定远之轶事,吾历史亦足以豪矣。”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贯通亚欧大陆的动脉,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是连接东西文明的桥梁,那么张骞的“凿空”之功是至关重要的。 明代李贽说:“张骞持汉节入匈奴,十三年而不失,与苏武何异!同时百十人皆没,独骞与堂邑父两人在耳。身所经历者,大夏、大宛、乌孙、康居诸国,不下万余里,所至戎狄皆爱而信之,以故两度得脱,无困迫忧,则其才力固有大过人者。” 作文素材积累 张骞在国家有需求时主动请缨,前往局势莫测的西域。 被匈奴扣留十余年,持汉节不失。 历尽千难万险,终不言弃。 张骞连接起了东西世界的目光。 * *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