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测评4(人教版).doc
第四单元测评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阅读题(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①《太史公书》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②《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婴将车骑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鐹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③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鐹船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鐹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④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⑤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解析:D项,文中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
答案:D
2.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鴂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鴂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解析:A、B、D三项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没有。
答案:C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解析:B项,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答案:B
二、课内文本阅读(13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方山子传
[宋]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19《功率》(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0《重力势能》(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1《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2《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3《动能和动能定理》(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4《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5《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7.26《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章末总结:第5章 《曲线运动》(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同步练习章末总结:第6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人教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后演练:测评5(人教版).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分子结构与性质.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化学与健康.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化学与环境保护.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化学用语 常用量和化学定律.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氧化还原反应.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溶液中的离子平衡.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物质的分离 提纯和检验.doc
- 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练:物质的组成与分类.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