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类新型大环内酯——树脂糖苷的研究进展.pdf
维普资讯
毽一 7
有机化学 YOUJI HUAXUE,1997,17,488--497 综述与进展
6z 了牛 -272.J
一 类新型大环内酯一树脂糖苷的研究进展
查塑 巡 欧阳琴琴 惠永正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摘要: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旋花科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一树脂糖苷的分离、结构鉴定、合成及生物活
性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树脂糖苷,旋花科,大环内酯,旋花灵,牵牛属,毡 茸
— — 一 — — —
1 引盲 ’ ‘
旋花科牵牛属植物 (Ipomoeamurfcata,Merremia m ,I~moeaoperculata,Ipomoea
orizabensis等)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欧iIff等地,是这些地区的传统草药 ,许多世纪以来一直被那
里的居民广泛用作污药 和植物生长抑制剂-,此外还有部分用于治疗慢性肝炎l3J,癫痫 ,白血
病,糖尿病,贫血及高血压等 病症。因此,有关这些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成为世界上许多
化学家,植物化学家,药物学家甚为关注的焦点。早在 19世纪中期,德国李 比希实验室_66_首先对该
类植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发现这些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树脂糖苷 (Resinglycoside)。当
时,按照Mayer的分类法-,树脂糖苷可根据它们在醚中的溶解度被分为两类:一类可溶于醚溶
剂,称作Jalapin(药喇叭苷或紫茉莉苷);另一类则难溶于醚溶剂 ,称作 Convolvulin(旋花灵)。该分
类约定被化学家一直延用至今。另外,由于受当时的实验条件及研究方法的限制,有关树脂糖苷的
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停留在对其化学组成的部分研究水平上,甚至 曾停滞不前。直到本世纪
80年代,随着现代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化学成分的复杂结构才得以被阐明,
一 些错定的结构被纠正L20一,从而使许多有趣的、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分子结构展现于人们面前,尤
其是树脂糖苷的大环内酯结构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就 目前已经分离鉴定的树脂糖苷的结
构特征、性质、生物活性和合成研究进展分别作简单介绍。
2 树脂糖苷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科学家凭借着现代化学分离技术和结构鉴定技术,从旋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一系列新颖的树
脂糖苷,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目前在耐该类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进行着 比较深入研究的
小组主要有:日本的Miyahara研究小组L8 ,他们对世界上许多国家 (包括 日本,巴西,墨西哥,中
国等)的多种牵牛属植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日本的Kitagawa研究小组L19-7.0J,他们主
要对 JVJerremiallelalnll~2sa(印度尼西亚民间药物)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获得了一系列Mammoside化
台物;中国的厦门大学及北京化学所等[2b,21J对旋花科甘薯属植物 Calonyctionaculeatum 的活性成
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研究;其它还有墨西哥、加拿大、美国等的一些研究组也对树脂糖苷类化合物
有着浓厚 的兴趣。
1996一】【1—1D收稿,1996—09—02修回。
维普资讯
第 6期 有 机 化 学
22·M emberring
22·Memberring
RI R
CalonyclinAI Nla Et l{l R2 R3
A2 Nla 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