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有关事迹。 2.初步体会辛弃疾词以豪放为主导的诗歌风格。 3.能够初步分析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 生平 1140—1207 第一期(1140-1161)生活在沦陷区及起义 第二期(1162—1181)南渡游宦 第三期(1182—1202)归隐田园,寄情山水 第四期(1203—1207)晚年再起,参与北伐 你觉得词中的“那人”是作者的意中人,还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要借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 小结: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 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愁之深重。 上片: 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寓情于景 报国无门的忧愤 思考 3、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晋朝吴地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于是,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购买田地和房舍。 《三国志·陈登传》记载:许汜向刘备诉说自己去拜访陈登时,陈登不理睬他,自己上大床躺下,让许汜睡下床。刘备说:当今天下大乱,你没有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果是我,我就睡在百尺楼上,而让你睡在地上。这里是指那些只知道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 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经粗过十围,便叹息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光阴的感慨。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个人志向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 —哀叹虚掷年华 4、 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 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思考 下片: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 用典 为国为民 正面 反面 真可谓:报国欲死无战场栏杆拍遍悲断肠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诗歌背景】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 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作者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情,只是故作深沉。 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描述这一矛盾现象,真实地写出了他少年时的生活,既是回忆,也是自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找出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此叠句有力带起下文,A同首句构成因果关系,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同上片结句构成因果关系。即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叠句把两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起到“中间枢纽”作用。 A B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小结上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 成年以后愁太多了,作者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派的排斥,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这是一种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尽:·概括、包含着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 ·使整篇词作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五 第4讲 功能关系、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3讲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4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课件.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八 分析综合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九 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十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南方新课堂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选考部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兵车行》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西塞山怀古》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 山东省济南20中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12中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古城中学2012-学七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菏泽一中高中语文《祝福》课件 苏教版必修2.ppt
- 山东省济南19中学2012-学七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师大版.doc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中学高一信息技术《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案.doc
-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高中2012-学高二语文 词中之龙辛弃疾主题单元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