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历城一中2012-学高二语文 古诗词鉴赏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VIP

山东省历城一中2012-学高二语文 古诗词鉴赏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历城一中2012-学高二语文 古诗词鉴赏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山东省历城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古诗词鉴赏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主题单元标题 古诗词鉴赏 作者姓名 刘兆军 所属单位 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联系地址 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1座机电话号码63 电子邮箱 1座机电话号码@ 邮政编码 250015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4小时+课外6小时 主题学习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大国。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李白到文天祥,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从山水田园到边塞诗歌,高潮迭起,名家辈出,流派众多,精彩纷呈,不胜枚举。诗人们才华横溢,寄情世外,牢笼百态,体察入微,或沉醉或清醒,或抑郁或洒脱……现在,诗歌鉴赏成为高考语文试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比重也有扩大的趋势。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这个考点在高考中的地位、命题特点、考查形式及命题趋向。 过程与方法:如何读懂一首古代诗词,点拨引导、强化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热爱民族文化 对应课标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诗中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设问型: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3、探究型: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比较型:给出两种说法,问:你认为哪一种好? 5、鉴赏诗歌表现技巧 专题划分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专题一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所需课时 课内1小时+课外1小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他人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即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的天人感应模式,所以我们在鉴赏景物形象的同时,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本专题问题设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物的意义,如梧桐、鹧鸪的寓意? 2、分析“意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诗中二、三联用了哪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校本预习学案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结合两首诗,初步感知意象的意义 1、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参考答案:1.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盖帽)。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又体现了他的高傲。最后只留下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2.诗人犹如孤云一样,当众鸟高飞尽,正是众人得志时的表现,他却独自飘荡,壮志难酬,符合作者有才无法施展示的特定身份,而对敬亭山时,作者看到更广更雄伟的自然,便看无厌,有了乐观和豪放的心态,总的说来是孤傲、乐观、浪漫的诗人形象。3.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全诗塑造了一个与世无争的、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首联“少邻”“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soenq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