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5): 845-852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典型自然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田氮磷输出特点  
                                                              * 
                     高超,李阳,于海明,涂佳敏,孙井梅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摘要:为了探究典型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氮、磷的水稻田输出特点,了解各形态污染物之间径流输出关系,在2013 年对太 
湖何家浜流域两次典型降雨全过程中产生的径流污染物进行了系统的原位监测分析。通过绘制田块混合出水及独立单田块出 
水的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M  (V )曲线以及计算径流事件平均浓度(EMC )、降雨径流过程中PN/TN  (颗粒态氮/总氮)、 
PP/TP  (颗粒态磷/总磷)质量输出百分比,发现:在中雨条件下,强降雨使水稻田中的SS (悬浮态颗粒物)、PN 、PP 输出 
浓度激增,最大变幅分别为628.77、4.43 、0.46 mg·L-1 ,对AN  (氨氮)、NN  (硝酸盐氮)、PO  (磷酸盐)无明显影响;降 
雨前期氮素磷素污染物输出以颗粒态为主,且颗粒态土壤对磷素的富集作用强于氮素,在径流量输出前 35%时,颗粒态污 
染物(PN 、PP )占据总污染物(TN、TP )输出量的60%左右;整场降雨PN/TN 、PP/TP 输出EMC 比重在40%~60%之间波 
动;在氮肥进入低水平稳定期后,降雨中氮素输出峰值稳定;独立田块出水中颗粒态污染物(SS、PN 、PP )初期效应明显, 
而在混合田块出水中初期效应被弱化;污染物EMC 指标输出特点为SSTNPNANNNTPPPPO。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稻田;自然降雨;氮磷输出;污染物迁移规律 
DOI: 10.16258/ki.1674-5906.2015.05.019 
中图分类号:X524 ;S15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5 )05-0845-08 
引用格式:高超,李阳,于海明,涂佳敏,孙井梅.  典型自然降雨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田氮磷输出特点[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5): 845-852. 
GAO   Chao,   LI  Yang,   YU   Haiming,   TU   Jiamin,   SUN   Jingmei.   The   Output   Character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Typical 
Natural Rainfall Runoff of Paddy Fields in Tai Lake Region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4(5): 845-852. 
    自20 世纪70 年代,随着人们对点源污染的大                 2008 ;高扬等,2008 ),研究内容为独立田块径流 
力治理,非点源污染在水体污染中的比重逐渐呈上                      污染物输出总量、区域模型预测、污染负荷等。 
升趋势,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的第一大污染                           国内外在上述类型农田土壤氮磷素流失方面 
源,这不仅体现在江南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洱海                      研究已经较多(Molénat 等,2002 ;Ongley 等,2010 ; 
和滇池等几大水域,也包括北京密云水库、上海淀  Udawatta                    等,2006 ),而南方太湖平原河网地区水 
山湖等较小型水体(裴亮等,2010 ;董文涛和程先  稻田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较高,是主要的土 
福,2011 ;李璇和董利民,2011 )。降雨引起的农业  地利用方式,其水分和营养盐的运移和转化特征不 
非点源污染输出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同于旱地,雨季强降水产生的田面径流会造成一定 
之一,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问题(Qiu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