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5,37(3):475—483 http://xuebao.jxau.edu.cn
ActaAgriculturaeUniversitatisJiangxiensis DOI:10.13836/j.jjau.2015074
张文元,盛可银,范承芳,等.赣南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LFA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3):475—483
赣南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张文元 ,盛可银 ,范承芳 ,刘 顺。,陈淼淼4,钟石泉 ,
温卫华 ,吴珍花 ,涂淑萍 , 郭晓敏 ,胡冬南
(1.江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 ,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省瑞昌县林业局 ,江西 瑞昌
3322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4.江
西省明月山林业局,江西 宜春 336007;5.江西省兴国县均福山林场,江西 赣州 342400)
摘要: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组分,在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等生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根际微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南毛竹林为对象 ,利用磷脂脂肪酸 (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法分
析了不同年龄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赣南毛竹根际土壤PLFA含量为3.97+0.51 g/
g,不同菌群微生物PLFA含量表现为细菌 (2.74_+0.35 g/g)真菌 (0.48+_0.07 g)放线菌 (O.33+0.05 g/
g)。毛竹根际土壤 PLFA单体含量间的结构格局不受年龄的影响,但各 PLFA单体含量 、各类群微生物PLFA
含量、真菌/细菌 (F/B)、饱和支链/单不饱和脂肪酸 (SAT/MONO)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
势,以II度竹根际土壤最高 (表征原生生物的20:4to6,9,12,15c以 III度竹最高),cy/pre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根际土壤总PLFA含量 、真菌和G一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显著。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年龄间差异
显著,表现为 II度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明显区别于其他年龄。i14:0、a15:0、cyl7:0和 18:lto7c(细菌生
物标记)对主成分 l的贡献率最大,20:4to6,9,12,15c(表征原生生物)、18:1to9c和 18:2(I)6,9c(表征真菌)及
i16:0(表征细菌)对主成分2的贡献率较高。造成以上变化规律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年龄毛竹鞭根活力特
性不同引起 ,II度竹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量和结构明显区别于其他年龄毛竹。因此 ,II度竹根际土壤微生物
状况可能对竹林地土壤环境状况变化更敏感 ,可用其指示毛竹林地土壤环境状况。
关键词 :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磷脂脂肪酸;毛竹 ;赣南
中图分类号 :$795.7;Q93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286(2015)03—4075—09
PhospholipidFattyAcidAnalysisofM icrobialCommunityStructure
inRhizosphereSoilofPhyllostachysedulisinGannan
ZHANG Wen.yuan ,SHENG Ke—yin ,FAN Cheng.fa.g ,LIU Shun ,
CHEN Miao—miao ,ZHONG Shi.quan ,WEN W ei.hua ,W U Zhen—hua ,
TU Shu—ping ,GUO Xiao—min ,HU Dong.nan
(1.KeyLaboratoryofTreeBreedingandCultivationofJiangxiProvince,JiangxiAgriculturalUniversity,
Nanchang330045,China;2.ForestryBureau ofRuichangCounty,Ruichang332200,China;3.StateForestry
AdministrationKeyLaboratoryonForestEcologyandEnvironmenta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