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013年第28期 NO.28.2013
(总第271期) ( CumulativetyNO.271 )
I 产业发展
ndustrial Development
基于产业集聚的我国城市新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
——以广西柳东新区为例
秦 智 谢 杰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545006 )
摘要:产业集聚是资本要素汇集、产业高度集中的过程,作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
动力和重要途径。文章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提出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打造产业体系、完
善产业配套设施、加大产业集聚区设施投入、打造现代服务业新格局的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并以
柳东新区为例,从实际出发,提出可供参考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
F299 A 1009-2374(2013)28-0001-0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第三产业需进一步深化等诸多挑战。
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 为此,如何以产业的集群式扩张提升新区经济总量,
设进程。城市新区作为承接产业和人口迁移的关键载体, 并通过产业配套的完善和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空间布局、
势必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建设目标。为此,以工业化为 实现功能复合化,与此同时,以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格局提
动力,大力聚集产业,推动新区城镇建设与产业升级,是 升城镇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化背景
现阶段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建设的重要途径。 下,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必经之路。
1 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概况
基于此,本文借鉴国内外新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成功
新型城镇化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业化为动力,推进 经验,提出以产业集聚推进我国城市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乡统筹、产城互动、生态宜居的城镇化。其核心在于 的实施路径,并以柳东新区为例加以论证,为加速新区城
不牺牲农业和生态,实现城乡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 镇化提高有效参考并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
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据中国社科
院统计,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为6.91亿,城镇化率达到 2 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回顾
51.27%,中国城镇化积极稳妥地发展,堪称世界奇迹。 2.1 理论回顾
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衰退和郊区的无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此,我国必须加大城乡统 序蔓延,国内外出现了田园城市、区域规划、精明增长以
筹发展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产业集聚作为劳 及新城市主义等一系列新城建设的理论,以期建立产业、
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的动态载体,为城镇地域空间的扩展 环境、人口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区。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阐
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产业支撑,有助于加速推进区 述了一个区域内,产业的集聚是如何引导各类要素的空间
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进程。 集聚,并引导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以此提升产业竞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 争力和改善区域城镇水平。新城建设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12年9月21日,我国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影响_省略_熵权测度我国上市公司实证及研究.pdf
- 信息生产能力与农业保险对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配给影响——-基于湖南岳阳市农村金融市场实证及研究.pdf
- 信用激励机制在小额信贷中有效性及研究_贷帮.pdf
- 信用与私有产权起源_一个新视角.pdf
- 刑法视野下器官移植.pdf
- 刑事法律援助改革试点之实证及研究_基于D县试点思考_左卫民.pdf
- 刑事证据法制度转型研究转向_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线索分析.pdf
- 形态分区理念与在中国旧城地区应_省略_来广州旧城形态格局演变及研究为例_黄慧明.pdf
- 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及研究应用进展.pdf
- 性价比最高国产虚拟化软件与解决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