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VIP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推荐作品 篇目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第 三单 元 推荐作品 篇 目 三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识记基础知识 自主疏通语篇 名家名作赏析 zhǎn bì lì zhì 急风 荒僻的边远地区 吹动 通“纹”,花纹 仍然是;阻塞不通 三、佳句诵读 1.城上高楼接大荒, 。 2. ,密雨斜侵薜荔墙。 3.岭树重遮千里目, 。 4. ,犹自音书滞一乡! 江流曲似九回肠 惊风乱飐芙蓉水 海天愁思正茫茫 共来百越文身地 说作者 (一)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市西南)人,世称柳河东。幼年好学且聪颖,攻读了百家诸子。21岁中进士,做过县尉、监察御史等。后参加王叔文集团,主张革新除弊,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永州一带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环境恶劣,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任上政绩卓著。47岁病死任上。他对唐 代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和韩愈一样,他也强调“文”与 “道”的关系,因此对骈文持批判态度。他的散文比较偏重 于情感的含蓄表达方式,最受称道的是那些山水游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并不是单纯描摹景物,记录旅次,而是注情观照,然后又借景物来抒写胸臆,即心与笔“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因此这些记游散文是他人生的个性审美的结晶,开创了一种更为文学化、抒情化的散文类型。 (二)作品:散文论《南霁云睢阳庙碑》等,游记写景状物《永州八记》等,哲学著作《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有《柳河东集》。 (三)评价: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寻背景 805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5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8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5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 览译文(教师用书独具) 知文意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借登楼远眺,抒发了自己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南荒的无比忧愤和孤寂,同时也表达了对志同道合的患难之友的深情怀念和相聚无期的惆怅,含蓄地谴责了腐朽势力对革新派的迫害。 赏技巧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当诗人登上柳州城楼,纵目远望,视线所及的客观之景,是无所不包的。然而,最触动情怀的却是他摄入诗中的“芙蓉水”和“薜荔墙”,这里的“芙蓉水”、“薜荔墙”显然是另有深意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经常拿“芙蓉”、“薜荔”这些花草来形容自身的志行高洁;柳宗元如此写景,暗含了对自我品格的肯定;而“芙蓉水”遭“惊风乱飐”,“薜荔墙”受“密雨斜侵”,也正切合了柳宗元遭谗受谤被贬谪的境遇。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入诗,正是主、客观融合、统一的表现。 2.感情真挚,委婉含蓄 诗人与刘禹锡等四位好友,一同遭受贬逐,又“共来百越文身地”,天各一方。既是这样,彼此就应音书频寄,常来常往,音讯不断才是。可是,“犹自音书滞一乡”,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藉。这茫茫秋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犹自”二字,表现了诗人对战友们的殷切怀念之情。 全诗构思精妙,抒情委婉深沉,把一腔难于言说的思想感情婉转托出,含蓄蕴藉。情调虽较低沉,却富感染力,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故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在这里,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soenq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