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北川县为例.pdf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北川县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以北川县为例.pdf

第36卷第3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9月 V01.36No.3 ofChinaWestNormal Journal Sciences) University(Natural Sep.2015 文章编号:1673—5072(2015)03-0295-04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 ——以北川1县为例 刘华蓉,翟有龙,李 谦,王佑汉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摘 要: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的重要产业,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具有战略意义.国家的扶持,政府的响应,以及 群众的配合,促进了西部民族旅游的大力发展,带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但随之相伴的旅游资源的消耗,能源 的有限,污染物的排放让西部民族旅游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局面.以北JII为例,分析了西部民族旅游在发展的同时出 现了自然环境相对脆弱、民族文化不可持续,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结合西部民族地区旅 游资源丰富,政府大力扶持,市场需求旺盛,群众积极参与等优势,提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循环经济;北川I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循环经济(circular “循环经济说”,最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中国自1999年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 试点工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旅游循环经济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众多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 不断深化,相继提出了不同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陈向红(2006)从生态旅游区管理的角度,指出了实行循环 经济与生态旅游结合的必要性,构建了生态旅游模式‘2。.王华(2006)提出了提高旅游可持续发展,构建政府 主导型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J.李庆雷等(2007)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出发,构建了旅游循环经济的 发展模式¨。.目前对于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甚少,文章以北川旅游为例,探讨符合西部民族地 区的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为促进民族经济更健康良好的发展提供建议. 1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颇为丰富,其中独特瑰丽的少数民族文化最为著名,诸如神秘凝重的藏文化,古色古 香的巴蜀文化,原始古朴的滇黔文化等在旅游市场上居于重要地位.民族旅游业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产 业,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民族旅游在取得不错成绩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不少西部地区的 旅游业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危险. 1.1 自然环境相对脆弱 民族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于发展当地的生态旅游具有较大的优势, 同时由于其多为自然景观,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大,而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往往都较脆弱.以北川I为例,汶川大 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崩塌和滑坡,为震后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松散物质’5.特别是作为黑色旅游景点 的北川老县城遗址受次生灾害的影响,在每年的暴雨时节,泥石流频发,原本通行的道路极易受阻,建筑物遭 收稿日期:2015—03—11 作者简介:刘华蓉(1992一),女,羌族,四川I北川人,西华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发 展研究. 通讯作者:翟有龙(1964一),男,四川南部人,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研究. E·mail:zhyl2003@126.com 万方数据 296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焦 受冲毁. 1.2 民族文化旅游不可持续 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的一大特色,以其必然的优势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民族文化也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威胁.一方面,民族文化本身不够深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较大,传承 度低,易受其他文化的“侵袭”.例如全国羌族人VI仅30万,均处在偏僻山区,无本民族的文字符号,传承方 式多为口传身授,流失较大.羌族大量汉化,原始的羌族聚居地已成为

文档评论(0)

t9s25ccv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