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简《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pdfVIP

从秦简《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秦简《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pdf

从秦简 《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 ·5l· 从秦简 《日书》看牛郎织女故事之形成与流变 王朝阳①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内容提要:出土文献睡虎地秦简 《日书》中有两则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史料,这为解决牛郎 织女故事形成时间上限、传说早期形态、起源地等问题提供了线索。秦简 《日书》出土于湖北云梦 县战国末期秦墓中,因此战国末期应该是牵牛织女故事形成的时间上限,简文说明牵牛织女婚姻悲 剧故事此时已经成型。睡虎地 《日书》浓郁的楚文化特色为诸多起源说之一汉水说提供了更为有 力的证据。 关键词:秦简 日书 牛郎织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2—51—55 “七夕节”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近些年又被称之为 “中国的情人节”,流传 了千百年的 “牵牛 织女”故事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就学术研究而言,从 1925年钟敬文发表文章 《陆安传说》以来,国内对于 牵牛织女传说的研究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程。据学者施爱东调查总结,这八十余年间共发表了120余 篇(不含七夕风俗类专题)相关文章 ¨j,其 中有对牛郎织女故事类型的研究讨论,如 1933年钟敬文发表的 《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牛郎织女故事与仙女下嫁穷汉原型新探》 等,有对故事发源地之探讨,如 《牛郎织女故事在太仓》、《牛郎织女传说源地探微》、《牛郎织女流变考》等, 还有对牛郎织女神话演变过程的研究,如 《牛郎织女神话形成的脉络》、《汉代牛女神话的世俗化演变》等等。 由于两汉之前的史料较少 ,对于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初期的探讨并不太多,其论述零星见于一些学者的 文章之中。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 《日书》中有两条与牵牛织女相关的材料,但并没 有引起牛郎织女研究学界的足够重视。这两条材料对牛郎织女故事形成之时间的推测、最初故事形态及起 源地等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更多的线索,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结合出土文献秦简 《日书》做进一步分析研究。 一 、 牛郎织女故事形成之时间上限 对于牛郎织女故事的形成时问,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说法,茅盾在 《中国神话研究ABC))中认为应在汉 代初年,王孝廉认为至少 “在史记时代 ,这个恋爱传说是还没有形成的。”l2传说的具体形成当是在建安以后 到南北朝之间,李立主张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产生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说,因为此时牛郎与织女已经人神 化,但二者并没有发生进一步的联系 j。杜汉华甚至认为在先秦两汉时期还没有形成后世的牛郎织女传 说,因为此时 “牵牛星、织女星还只是民间崇拜的农桑之神,除了说织女是 天‘帝之孙 ’外,尚未形成后世的牛 郎织女传说。” ① 作者简介:王朝阳(1973一),男,河南民权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商丘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经济史。 · 52· 贵州文史丛刊 2011年 第2期 《诗经 .小雅 .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跛彼织女,终 日七襄,不成报章,畹彼牵牛,不以服箱。”中 最早提到了牵牛星与织女星,研究者一般认为早期的 “牵牛”、“织女”只是两个星座的名称 ,并没有入神化。 不过有些学者根据这一史料推测牛女神话应该萌芽于先秦,如洪淑玲认为先秦时期已经含藏了牵牛织女神 话的基因,应当是孕育牛女神话的胚胎期 ,李立也认为虽然牵牛与织女两者在先秦还没有联系起来,但牵 牛、织女符号形式 内已经包含着 “人”的形象内涵。 两汉期间关于织女、牵牛的线索很多,但都没有明确指出织女与牵牛的相恋关系,汉初 《淮南子 ·真iJil)) 云:“若夫真人,则:……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这里说的是真人与织女的婚姻 ,与牵牛无关。 东汉班固的 《西都赋》云:“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的 《西京 赋》中同样写道:“豫章珍馆揭马,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这也只是描写了西汉长安时的昆明池旁立 有牵牛织女两座石像。直到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才明确了牵牛、织女二人的相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