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秋八年级语文导学案:27《短文两篇》(人教版上册).doc
27 短文两篇
编写:江海霞 审核: 校稿:魏珊珊
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
1.积累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并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感受作品描绘的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自己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背诵并默写课文。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作者简介: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2.历史背景
《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此文正是如此。
读准字音。
陶弘景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 竞跃______ 仙都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
2.朗读课文(不少于三遍),把握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
答谢中书________书______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____,青林翠竹,四时______俱_____备。晓雾将歇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沉鳞______竞跃______。实是欲界______之仙都______。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______其奇______者。
1.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2.本文分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明确: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一句):总起句,以感慨发端。 第二层(从“高峰入云”到“四时俱备”):描写山川中静景之美。 第三层(从“晓雾将歇”到“沉鳞竞跃”):描写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 第四层(最后两句话):感慨自然之美景。
3.本文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请简要赏析文章语言。(可以只就一个字或一个句子赏析)
赏析指导:①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炼字、或修辞、或写景、或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A.衬托 B.象征;C.烘托;D.白描;E.虚实结合;F.动静结合;G.点面、抑扬、正侧面结合等) ②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③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参考:如:①“乱”、“竞”两字把猿、鸟、鱼在大自然中怡然自乐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是动景描写。 ②结尾一句表达出作者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③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理解填。
《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2.《答谢中书书》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写景极富特色:先仰视“____________”,再俯视“_____________”,又平看 “___、____”,最后又分“___”“ __夕_”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晨的变化__视角的转换___、__动静的结合__等
3.“实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两句的表达方式是__抒情___。
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了解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课文。
2.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把握课文的修辞手法和感情内涵,学习写景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他擅长诗、词、散文。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7.4《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8.1《认识压强》(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8.2《研究液体的压强》(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9.1《认识浮力》(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9.2《探究浮力的大小》(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惠东县港口中学八年级物理学案: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沪粤版下册).doc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3.1《光的色彩 颜色》(苏科版上册).doc
-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宜兴市红塔中学八年级物理教案:3.3《光的直线传播》(苏科版上册).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