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三、晋侯墓地的器用制度 墓主应为女性,即西周时代地位较低者之器不会随
葬于地位较高者之墓,即便是同等地位人的馈赠也
1.青铜器、玉器、瓷器、陶器等器物及组合研究 不可能埋入墓葬l3【2]。唐友波认为 “晋叔家父”即殇叔
李学勤介绍了一件古越阁收藏的晋公戈,认为 是可信的,并讨论了叔氏、杨姑、柏姑等人物的姓氏
是公元前837年晋螯侯物I1231。朱启新报道了上海博 问题,认为叔氏是以行字叔为氏,休之 “文考叔氏”与
物馆购回的冒鼎 12【41。李学勤认为北赵晋国墓地的青 “叔钊父”、“晋叔家父”及晋穆侯均为兄弟行,柏姑是
铜器序列为西周中晚期中原一带青铜器树立了标 嫁到晋国来的柏国姑姓女子,杨姑也应相同,这种称
尺 。赵世刚认为晋公戈的年代当定为晋献公四年 法不仅是他人称之 ,也是自称 】3『31。商彤流认为M113
较为合适 。周亚介绍了上海博物馆收购回的晋侯 出土的青铜双耳罐与辛店一刘家文化中常见的陶双
墓地铜器,包括晋侯对青铜器六件、盗61M8的鼎 、 耳罐相似,推测晋国的所在地域为戎狄之地,而后被
簋各 1件、晋伯赢 1件,并对其名称等予以讨论 ,认 周人所灭,这件青铜双耳罐反映了先周晚期、西周早
为M8晋侯苏鼎至少应有 5件,铜簋上的晋侯名字 期晋国地域内的羌戎文化因素 13【41。汪涛认为西周后
以李朝远隶释为是,推测晋伯觑器主与晋侯邦父、 期的青铜艺术显示出衰落的气象,同时,新的苗头也
晋叔家父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f1271。孙华认为晋公戈 开始出现,两周之际的晋国青铜器,不但在器形上有
是春秋早期之物,以晋武公的可能性最大l2【81。张德 所发展和创新 ,在工艺上也有所改进,可以说是代表
光认为晋与列国青铜文化的交流始 自西周晚期 ,且 了西周晚期到东周早期青铜器发展的一个新的高
数量有限,交流的形式为战争、贸易和友好往来,在 度,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考察 ,为研究 “性属”问题
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和错金技术等方面有所交流嘲。 提供了信息,加深了我们对古代社会和文化的总体
陈芳妹认为晋侯 “对”(本文作者拟隶,陈氏为器铭原 认识,认为晋国的青铜铸造工艺跟周王室铜器大体
文)铺为西周中期偏晚器 ,其用以盛放熬煎过的肥 一 致,但仍有自己的特点,除了模仿陶器和玉器,这
美的米,出土于高级贵族墓葬,表明稻粱的加入黍 一 时期的青铜器生产似乎也受到木器工艺的影响,
稷,使得此前由盛放黍稷的簋独撑粢盛器大局之势 青铜器上用人形来做装饰似乎是晋国青铜器的一个
改变了,说明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粢盛礼制的繁复 重要特点,认为妇女在西周时代的晋国地位并不低 ,
化及祭仪中对高举或手执青铜粢盛器的需求 。蔡 她们在社会上以及礼仪祭祀活动中扮演了与众不同
鸿江研究了晋系青铜器的形制特征 、纹饰特征、铭 的角色I3【5】。苏芳淑、李零介绍了在香港见到的一件
文字体特征及其编年 、三晋青铜兵器铸造制度特征 有铭青铜跪坐人像,刻铭 21字 ,记载晋侯与淮夷激
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认为晋系青铜器形制 战,擒获淮夷君王,颂扬周王,铜人像或许就是当时
分为八类 ,纹饰分为五类ll31。刘克甫认为西周青铜 淮夷君王的形象。作者认为这件晋侯铜人或者可以
容器之基本特色,其一律为礼器,非普通实用器具, 和 1992年间在香港出现的晋侯苏钟作联想考虑口361。
西周随葬的铜器 ,除墓主自作器以外,另有三种来 膝 ,当即戎服的
源,祖考所传递者,上级所赏赐者,父母所作媵器,认 青侯,更倾向于前
为有不同作器者之铜器出于同一墓葬时,其中辈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