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属动物源疾病传播风险行为因素与研究.pdf

猕猴属动物源疾病传播风险行为因素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争立.摘耍 中文摘要 动物源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00多种动物源传 染病和150多种寄生虫病可通过动物或动物产品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类,引发人 类疾病并造成死亡。动物源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和生态 安全,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健康和公众安全。历史上曾有多次动物源传染性疾病 的大流行,如天花、鼠疫、霍乱、狂犬病、SARS、禽流感和艾滋病等,给人类 带来了巨大灾难,并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作为人类的近缘物种,非人灵长类动 物与人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遗传组成和生态行为等方面十分接 近相似,这种相似性是与病原体的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相对于其他 物种的动物源疾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源疾病更容易导致人类疾病,对人类健康构 成威胁。 我国是世界灵长类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有22个物种,仅次于马达加斯加、 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同时,我国人口众多,人VI密度大,对外交往频繁。随着我 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化加快,以非人灵长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养殖、旅游和科学研 究活动日益增多,导致人与非人灵长类动物接触增加,而一旦某种灵长类动物疾 病爆发,不但造成该动物物种的损失.如跨种传播到人类可在人类社会迅速扩散 和蔓延,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甚至世界恐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 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开展人与非人灵长类之间疾病传播调查和传播途径研究, 更具针对性和紧迫性。当务之急,是了解和掌握不同环境下猴群感染病毒微生物 的种类和感染程度,调查猴群管理工作人员感染猴源疾病情况,同时开展对人猴 接触方式和接触类型的行为学调查,初步评估我国猴源疾病传播的风险,以期提 出猴源疾病的防控措施。 本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问,通过对三种不同环境下不同种类 的猴,即野生环境下黄山野生猴谷的短尾猴、圈养环境下合肥野生动物园的日本 猴、笼养环境下安徽实验猕猴中心的猕猴进行研究,采用扫描取样法、行为取样 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人猴接触方式和接触类型进行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 猴群及猴群管理工作人员血样进行六种常见病毒的阳性抗体检测,以比较和揭示 I 猕弦属动物源疾病传播风险投行为闻素研究 不同灵长类动物、不同生存环境和不同行为方式下猴源病原体的传播趋势和危害 程度,主要结果如下: (1)在黄山野生猴谷发生的人猴接触行为类型及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合 肥野生动物园和安徽实验猕猴中一fl,(尸O.05);在黄山野生猴谷发生的猴子攻击 人类行为事件比例显著高于合肥野生动物园和安徽实验猕猴中。fl,(尸0.05): (2)在黄山野生猴谷和合肥野生动物园,游客指猴、逗猴和打猴等攻击行 为类型及行为发生频率无显著差异性(胗o.05);在黄山野生猴谷,游客与猴子 身体接触行为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合肥野生动物园,而非身体接触性近距行为的发 生频率,合肥野生动物园显著高于黄山野生猴谷(PO.05); (3)通过对工作人员、游客及当地居民三类易于接触猴子的人群问卷调查 比较,工作人员接触猴子行为发生率显著高于游客及当地居民(尺0.05),当地 居民接触猴子行为发生率与游客无显著性差异(,0.05); (4)通过对工作人员、游客及当地居民与猴子发生接触行为类型比较,发 现三类人群与猴子身体接触行为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尸O.05);与猴子身体接 触或被抓咬后处理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lO.05); (5)短尾猴感染病毒丰富度最高,检测全部6种病毒抗体均呈阳性;其次 是猕猴,有5种病毒抗体呈阳性,即猴疱疹B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猴痘病毒、 猴泡沫病毒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H本猴最低,有3种病毒抗体呈阳性,即猴 疱疹B病毒、猴痘病毒和猴D型逆转录病毒。 (6)在此六种病毒种类中,①猴疱疹B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日本猴, 为37.5%;②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猕猴,为13.6%;③猴痘病毒抗 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猕猴,为27.3%;④猴泡沫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短尾猴, 为18.8%;⑤猴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日本猴,为25.0%:⑥猴T 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l型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短尾猴,为6.3%;三种猴类病毒 感染率与年龄分布均无显著性相关(,0.05)。 (7)对人血样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除甲肝病毒阳性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