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中医学院 2006届碗上毕业论文
有效:以上1项或1项以上改善。
无效:以上3项均无改善。
6本研究入选病例共5
0例,全部来源于湖北省中医院门诊以及住院病人,均经
确诊为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
7治疗组以养阴柔肝,利胆止痛为治则,予养肝利胆颗粒(四川美大康药业股
份有限公司研制),药物主要由白芍、陈皮、制首乌、枸杞子、炙甘草组成,
制成软颗粒,每克颗粒相当于生药18克,规格:每包89,用法与用量为开水冲
服,1包/次,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茴三硫片,规格:25mg/片,口服,每次1
片,一日3次。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
用其它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西药物。
8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察:一般体检,血粪尿常规化验,心电图、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
(2)疗效性观察:观察并记录用药前后每周的临床症状,详细记录证候积分变
化,注意患者腹部体征变化,B超及疗程前后进行的西医客观检查。
9根据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观察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实验结束后进行数据
录入,最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PO.O5被认为所捡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
结果:
l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经统计学处
理,两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对症状的疗效除腹胀一症(Po.05)外,
其余均优于对照组(PO.05)。
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优于对
照组。
4治疗前后胆囊B超影像学比较,po.05,说明治疗前后B超疗效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两组B超下疗效相当。
5在安全性观察指标方面,在用药期间,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服药
期间有4人出现恶心,有2人出现皮疹,但症状轻微,未予处理,顺利完成治
疗,余未见任何副反应。经x2检验,治疗组剐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
异(P0.05),治疗组副作用明显小于对照组。
结论:
养肝利胆颗粒可明显减轻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B超下病变程度,
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养肝利胆颗
粒在治疗过程中,对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粪尿常规无明显影响,未出现不良
反应,说明养肝利胆颗粒对肝阴亏虚型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切合中医辨证论治理
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用药途径。
主题词
慢性胆囊炎 @养肝利胆颗粒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湖北中医学院 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
ABSTRACT
objec“Ve:
ToobserVetheef.fectof Granuleon of
Yangganlidan patientsQi—Yin
andbloodstasiswithChronic
deficiency Cholecvstitis.Meanwhilediscussesits
actionmechanism clinicalfurther the tobuiId
initially,for promotesappIication
thefoundation.
Methods:
1 of
standardWesternmedicine
Diagnostic
DrafC to ofPublicHeal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accordingMinistry
newmedicinecIinicalresearch
guideIin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