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化18n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pdfVIP

纳米晶化18n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纳米晶化18n合金稀土共渗层晶粒组织特征和生成相性质

Classified Index: TG156.8 U.D.C.: 621.785 Dissertation 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 Engineering CHARACTERIZATION OF GRAI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FORMED PHASES IN RARE EARTH NITROCARBURIZED LAYER OF A NANOCRYSTALLIZED 18NI ALLOY Candidate: Wu Yeqiong Supervisor: Prof. Yan Mufu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Materials Science Affiliation :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 June, 2011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本论文采用低温稀土共渗技术对纳米晶化 18Ni 合金进行处理,获得高强 韧表面层,同时降低共渗过程中的变形。采用光学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扫 描电镜、透射电镜、显微硬度计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工艺参数、稀土添加及其 加入量对低温共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 了纳米晶化 18Ni 合金中的晶粒、晶界特征和织构在共渗前后的变化及其对共 渗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第一原理计算了共渗相的性质、合金元 素对氮化物性质的影响,基于试验和计算结果探讨渗层的强韧化机制。 18Ni 合金通过固溶、高低温复合形变和快速加热再结晶处理实现整体纳 米晶化,获得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 70nm 。 共渗温度和时间对纳米晶化 18Ni 合金的渗层厚度有较大影响,稀土的催 渗和改性作用在低温和短时间内不明显甚至有阻碍作用,氮氢比对渗层厚度和 渗层硬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低温共渗层表面相主要是固溶 N 、C 的 α-Fe 和少 量 γ-Fe N ,430°C 时低氮化合物 FeN (x=0.0324-0.0950)形成,460°C 共渗层表 4 x 面 γ-Fe N 相含量最高,500°C 时生成了逆转变奥氏体 A 。在共渗过程中加入 4 R 适量的稀土元素,有利于γ-Fe N 和 FeN 相的生成,抑制α-Fe 向 A 的转变, 4 x R 氮氢比的增加也使共渗层表面γ-Fe N 相含量增加。低温共渗层中的 γ- 4 Fe N(200) 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最高,A 相存在(200)择优取向。纳米晶化 18Ni 4 R 合金在 400 、430 、460 和 500°C,获得厚度较厚、硬度较高渗层所对应的稀土 流量分别为 0.025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