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___康拉德政治三部曲的研究.pdf

“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___康拉德政治三部曲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内容摘要 作为爱德华时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康拉德不仅继承了由亨利·詹姆斯开创的 英国小说实验与改革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了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和英国文学国 际化的倾向。对于理解二十世纪英国以及西方的文学、历史与政治,康拉德无疑 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性。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康拉德研究史清晰地显现了康拉德整体研究的发展趋向。 特别是近20年来各种批评理论的迅速发展,也给康拉德及政治三部曲的研究带 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维度。但是把政治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成果似 乎并不多见。本论文以焦虑、道德和政治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对小说文本 的细读,试图揭示康拉德如何通过这三部作品表达了一种焦虑意识,以及这种焦 虑意识与康拉德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与爱德华时代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 联系,同时结合康拉德的书信、传记资料进一步审视潜藏于文本中的作者的矛盾 文化心态和道德伦理取向。 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首先回顾和分析了西方与中国近一百年来康拉德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 出政治三部曲的研究正呈现出一种从研究边缘向研究中心移进的态势。康拉德的 研究史可以说是一种争议和论战史,正是这种争议和论战不仅形成了极富思想史 特色的康拉德批评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发展趋向,同时也使得康拉德研究成为了 近年来欧美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第一章主要分析《诺斯托罗莫》。《诺斯托罗莫》被公认为是康拉德最为杰出 的一部作品,甚至堪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相比。主人公之一高尔德深受 十九世纪流行的乐观主义社会进步观的影响,坚信物质利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唯 一手段。他为实现自己的“进步”理想而费尽心机,但最终却蜕变为物质利益本 身狂热的追求者。主人公之二诺斯托罗莫把理想的自我建立在空洞的主观幻想之 上,满足于虚幻的荣誉感,最终也变成了物质利益的忠实奴隶。主人公之三德考 得是一个有着浓厚悲剧色彩的理想主义者。他身上所体现的怀疑主义不仅是康拉 德创作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也是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的一种主导精神 倾向。本章第一节通过对小说中物质利益与道德理想主义矛盾关系的剖析,探讨 了康拉德对工业化、现代化的负面后果、价值观的变迁、人的异化等诸多社会、 政治和伦理问题的深刻理解。笫二节通过联系卡莱尔的文化批评理论,论析了康 拉德对物质主义的批判与他对英国保守主义有机论思想的接受之间的关系。第三 节从德考得的怀疑主义入手,论析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以及康拉德的仓U作转型与爱 德华时代英国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力图在现代性研究的维度上揭示 这部作品的怀疑主义所蕴含的哲学和伦理学的普遍意义。 第二章主要分析《间谍》。《间谍》是康拉德第一部以伦敦为背景的小说,标 志着康拉德的仓0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作品聚焦于当年伦敦的无政府主义活 动,展现给读者一幅社会生活与政治斗争盘根错节的复杂画面。康拉德在对忠诚 与背叛等道德伦理问题的追问之中表达了一种反对极端主义、反对激进社会变革 的复杂心态,同时又以对人物阴暗和痛苦心理的刻画深切地传达了一种现代人无 所归属的疏离感。本章第一节以作品中的无政府主义情节为切入点,探讨了康拉 德选择无政府主义题材的原因,从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层面揭示了康拉德 对政治无政府主义和道德无政府主义所做的深刻思考。第二节则在英国保守主义 传统的背景上,结合柏克、卢梭、尼采、卡莱尔和罗素等人的思想影响,试图展 示康拉德何以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一种“复杂的道德关怀”。 第三章主要分析《在西方的注视下》。在很多批评家看来,《在西方的注视下》 充分表达了康拉德对沙皇俄国的憎恨和鄙视,也表达了康拉德本人对自己早年离 家去国的反省和自责,揭示了他因为无法摆脱现实中的种种矛盾而产生的痛苦和 失望。本章第一节以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为切入点,联系现代自我的理论,探讨 了作品中主人公的身份认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精神生活的重 要意义。第二节从主人公拉祖莫夫的身份认同问题引伸开去,结合康拉德的个人 经历和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背景,在现代性研究的语境之中探讨了康拉德本人以 及现代人身份认同问题的由来及其政治道德内涵。第三节则运用他者理论,通过 对康拉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屠格涅夫的比较研究,同时结合爱德华时代英国 社会的“时代意识”,力图表明康拉德对英国文化的接受乃是“需要一种道德上 的支持”,而康拉德对陀氏及俄国的拒斥则是一种以“他者化”的手段来确认自 我身份、宣泄焦虑情绪以表达对西方文化精神认同的策略。 结语对政治三部曲的文学内涵和文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