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6高考历史 15-3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高考调研2016高考历史 15-3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调研2016高考历史 15-3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

【解析】 本题以宣纸材质的邮票为切入点。根据题干,A项邮票的字体方正,多为长方形,属于篆文;B项邮票的字体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属于楷书;D项邮票中的字体任情纵性、勾连不断,属于草书。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C项。 【答案】 C 2.(2012·浙江)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析】 本题以诗证史确实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但诗作本身是一种文学形式,有一定的艺术加工,而且其说法本身的真伪仍需鉴定,故D项说法最为合理。不能以诗人的艺术特色和身份特征来判断其主张是否合理。 【答案】 D 3. (2012·课标全国)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社会的反映,是经济发展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宋朝的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发展迅速,这些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在市民中流传,体现了市民思想。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说明A项表述有误;故事不是戏剧,所以B项错误;材料中的故事在各地均有表现,所以C项不正确。只有D项能够体现整个材料的含义。 【答案】 D 4.(2012·江苏)“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解析】 本题考查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化。解题的关键是把握这种文学的特点。“山歌”,反映民风;“《郑》《卫》(国风之篇)”是其中名篇,可以断定是《诗经》。楚辞是文学体裁,特点是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唐诗形式多样,内容多样。 【答案】 A 5.(2012·全国)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解题的关键是不要脱离材料,要注意把握材料的整体性,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就会造成误选。材料说元曲“托体稍卑”,即元曲是来源于社会底层的市民文化,被朝廷和士大夫所不屑,故选C项。材料的前半段对元曲给予了高度评价,故A项不正确;厚古薄今有一定的影响,但这不是元曲遭弃的最主要原因,故B项不正确;八股取士是官方考试文体,对民间文学形式的发展影响不大,故D项不正确。 【答案】 C 【备考指南】 在备考时,注意挖掘国画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的内在联系;注意不同绘画流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注意理清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线索和脉络,并记忆文学成就的代表作、作者和风格等。 【易错警示】 (1)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文字,但不能说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2)“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而不是写景。 (3)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随着城市商业的繁荣而描写市井风情的作品。 (4)京剧产生于清代,因此“京”是指清代的京城。 即时训练 1.(2013·江西师大附中模拟题)“它的历史从侧面展示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同时也展示了元代中国有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在促进这种相互作用时的新作用。”这里的“它”最有可能是 ( ) A.文人山水画 B.杂剧 C.昆曲 D.京剧 答案 B 解析 从“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是如何相互作用”“元代”可知B项符合题意。 2.(2013·吉林大学附中模拟题)从隋代开始,逐渐出现了观赏牡丹的风尚,文人士大夫对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情有独钟,为之吟诗作画的已经许多,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情怀。牡丹花也赢得了宋人的推重,文人记录的牡丹已有近百种,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绘画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牡丹”入画现象反映出 ( )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