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万方数据
2
万方数据
目 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6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9
第一部分9
前 言 10
材料和方法 12
结 果 15
讨 论22
第二部分24
前 言24
材料与方法25
结 果29
讨 论32
结 论34
参考文献35
论文综述38
致 谢44
3
万方数据
多分子蛋白标记物和染色体异常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及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膀胱尿路上皮肿瘤(Bladder
urothelial tumors ,BUT )分别进行IHC 多分子蛋白标记物(CK20,P63,P53,CK7,Ki67)
染色及FISH 检测3、7、17 号染色体改变及P16 基因缺失,探讨其在不同类型膀胱尿路
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1.第一部分,采用EliVision TM plus 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2004-2010 年南京
军区福州总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病变并临床资料完整标本180 例(按膀胱非
肿瘤性病变的正常粘膜、腺性膀胱炎、内翻性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
皮肿瘤、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分为A、B、C、D、E、F 六组,每
组30 例),检测各组组织CK20,P63,P53,CK7,Ki67 蛋白表达,观察这些蛋白的表达
差异,探讨其蛋白过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2.第二部分,用FISH 法检测不同分组病例3、7、17 号染色体异常及P16 基因扩
增或缺失情况,并进行各组扩增或缺失率差异分析,扩增或缺失病例信号强度差异分析,
探讨FISH 检测在判断恶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结果】
1.CK7在A、B、C、D、E、F组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 (30/30);P63在A、B、C、
D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 (24/30)、93.3% (28/30)、86.7% (26/30)、93.3% (28/30),
在E、F组中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CK20在A、B、C、D组中均呈阴性表达,而E、F组中
阳性表达率高达16.7% (5/30)和40.0% (12/30),随着病变级别的增高,其阳性表达
率逐渐增高;P53在各组病变中,其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
(1/30)、6.7% (2/30)、26.7% (8/30)、26.7% (8/30)、40.0% (12/30)和80.0% (24/30);
Ki67在A、B、C、D、E、F组中的阳性率亦呈逐渐升高,在A、B、C组中阳性细胞百分比
4
万方数据
均≤1%,而D、E、F组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10%、8%-15%、≥20%。
2.FISH结果显示,3号染色体在A、B、C组中未见异常,在D、E、F组中扩增率分别
为3.3% (1/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