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思维差异探讨.docVIP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思维差异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思维差异探讨.doc

中英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思维差异探讨   摘 要: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总是与一个国家,民族优久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多方面的思维差异及翻译上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文化;思维;翻译   1 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1.1 习俗的差异   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含贬义,如“狐朋狗友”, “鸡飞狗跳”“狗急跳墙”等等。而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最忠实的朋友,如果有人对你说“you are lucky dog”(你是幸运的狗) 或“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天地) ,千万别认为他是在骂你。另外,中国人把结婚生子称作“红喜”,把死人的事称作“白喜”,对于西方人来讲, “红喜”好理解,可“白喜”却无法理解了,死了人居然也成了喜事?   1.2 文化意义   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诗云:“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如果将其中的“白屋”译成“whitehouse”,就变成了美国的“白宫”了;杜牧《谴怀》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如果将其中的“青楼”译成“green house”, 就成了“温室、暖房”,与原意相差甚远。在长期从事翻译的过程中,如能对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理解透彻,将使我们的翻译更加准确和完善。      2 英汉词语理解与翻译中文化的差异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 二是对话语的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对这些内容的表达方式不相同,对这些内容的内涵理解也不相同。例如, 中国人常说“夏炼三伏,冬炼三九”,以此警戒人们时常保持锻炼。那么在英语中怎么理解“三伏”和“三九”呢? 曾经一位年轻的口译者向一群来自加拿大的游客用“three fu and three nine”来解说。当然了,游客们很迷惑。其实这位译者可以用“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 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来解释就很清楚的了。 英语“She is a cat”无法对译为“她是一只猫。”因为中国文化里“猫”同“包藏祸心的女人”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而在西方却如此。同样的道理, 汉语成语“说曹操, 曹操到”, 如果忠实于字面意义, 译为“Speak of Cao Cao and he will appear”, 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的人来说, 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但如果借用英语成语, 译为“speak of the devil and the devil come”, 就能很好地传达汉语的言内之意。具有宠爱之意的是“Love me , love my dog”与汉语中的“爱屋及乌”的意义相近。中国人虽然认为狗是一种忠实、可靠的动物,“狗不嫌家贫”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但中国人从心理上却厌恶、鄙视它, 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 如“走狗”、“狗腿子”。各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气候不同, 也从侧面反映出语言的内涵不尽相同。      3 风俗民情所反映的差异      3.1 问候   每个国家的问候语都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中方主人在飞机场迎接外方的客人会说:“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我们不能直译为:“Welcome. You must be tired all the way?” 在英语思维习惯上,是对满脸倦容的人表示关切的话而不是打招呼的问候。按英语习惯可以这样说:“You’ve had a long trip.”或“Did you have a long flight?”中文还有这样的恭维:“您年纪这么大,身体还是这么健康。”英语国家没有类似的表达习惯,在他们的文化里,人们忌讳直接说对方年纪大,不能译成:“You are old but still look so healthy。”这样不但没有丝毫关心问候之意,却使别人以为你嫌他老不死,这下可把别人给得罪了。可以这样译:“You look great.”或“You look wonderful.”在较熟的朋友之间可以说:“Your health is good”。   3.2 称呼   在书面语称呼上,对“Dear Governor……”或“Dear Minister……”这类身份较高的称呼上,通常不译为“亲爱的省长”、“亲爱的部长”这个“Dear”习惯用“尊敬的”。“女士们、先生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