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展示和剖析自我——评普拉斯的“蜜蜂组诗”.doc
浅析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展示和剖析自我——评普拉斯的“蜜蜂组诗”
论文关键词:普拉斯;蜜蜂组诗;展示与剖析自我;历史与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扦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窝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美国自白派诗歌(Confessional Poetry)发端于1950年代末期,盛行于1960年代。自白派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第一次试图建立针对自我的分析学”,他们打破了艾略特的已经僵化了的“非个性化”模式,以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即通过暴露自我和分析自我来揭示那一代人的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以达到宣泄受压抑的情感的目的,使烦乱的内心获得一种暂时的宁静。这很能引起生活于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的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自白派诗人并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他们的诗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与历史文化形成互文关系,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可以说自白派诗人是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展现和剖析自我,他们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使得人们对自白派诗歌的兴趣越来越浓。
普拉斯从小就很有文学天赋,勤奋好学,且有远大抱负,她想成为一个“想当上帝的女孩”和“女人中有名望的女人”。她进大学前就已经发表了不少诗作。就读麻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期间,她发表的作品多次获奖。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深造,在剑桥与英国诗人特德·休斯(Ted Hughes , 1930-1998)相识,两人志趣相投,很快结婚。婚后,他们曾一度返回美国住在波斯顿,专事写作,休斯的第一部诗集获得一项诗歌奖,这实现了普拉斯向他许诺的要帮助他成功的诺言。1959年普拉斯参加了自白派诗歌主将罗威尔(Rob-ert L,owell,1917一1977)开办的诗歌写作班,深受影响,并结识了后来也成了自白派诗歌的一员大将的塞克斯顿(Anne Sexton,1928一1974 )。是年底夫妻返回伦敦,随后住在郊区,继续勤奋耕耘,偶尔也骑马、养蜂,以增添生活的乐趣。所有这些经历,都先后成了普拉斯创作诗歌和小说的题材。1962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巨像及其他诗歌》( The Colossuss and Other Poems)。
由于普拉斯本人的个人嫉妒、英国人和美国人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差异,以及普拉斯家族遗传给她的抑郁症的复发,她和特德·休斯的婚姻出现了危机。休斯另有情人,普拉斯带着孩子孤独、恼怒地生活在伦敦郊区的一所旧房屋里,手头十分拮据。第一个小孩才两岁半,第二个孩子又出生了,她内心的苦恼和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作为诗人和小说家,她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写作,因深受罗威尔暴露自我的主张的影响,她的内心世界就通过她的作品呈现了出来。1962年10月她主动提出与休斯离婚。离婚后的她获得了自由,才思泉涌,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写下了奠定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25首诗歌,其中有《拉撒路夫人)、(阿丽尔》、《爸爸》、《高烧103度》以及五首“蜜蜂组诗”:《蜂会》( The Bee Meeting) ,《蜂箱的到来》( The Arrival of the Bee Box)、《蛰》(Stings )、(蜂群》( The Swarm)和《越冬)( Wintering)。她对离婚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这从她写给母亲的信中可以看出:“我是作家,我是有天赋的作家,我正在写一生中最好的诗歌,它们会让我出名的。她从郊外搬进伦敦城里的一间寓所,雇了钟点工帮忙料理一些家务,努力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她的自传体小说《钟罐》(Bell Jar)也于1963年1月出版,新诗集手稿也编排好了。可惜的是,那年天大寒,是伦敦150年一遇的最冷的冬天,再加上她的抑郁症和失眠,她没有像她在“蜜蜂组诗”的最后那首诗《越冬》的最后一句诗行里所说的那样,要度过寒冷的冬天,期盼“品味春天’,①,就于1963年2月11日在家中用煤气自杀身亡。
“蜜蜂组诗”收录在她死后由她前夫休斯稍作整理后出版的最有影响力的诗集《阿丽尔》( Ariel ,1965)中。其实这个诗集在诗人自杀前就已经由她本人编排好了,“蜜蜂组诗”被诗人放在诗集的末尾作为压卷之作,其寓意十分明显,就是要熬过“属于女人的冬天”(《越冬》),进人来年,迎接春天。但在1965年出版于英国和一年之后出版于美国的这个诗集,并没有按照普拉斯的编排顺序
文档评论(0)